股东优先购买权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定性 | 第14-18页 |
(一)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概念 | 第14-15页 |
1.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含义 | 第14页 |
2.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基础关系 | 第14-15页 |
(二)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15-18页 |
1.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理论学说 | 第15-16页 |
2.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依据 | 第16-18页 |
二、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 第18-20页 |
(一) 适用优先购买权的依据 | 第18-19页 |
1. 公司章程的优先适用 | 第18页 |
2. 法律条款的一般适用 | 第18-19页 |
(二) 行使权利的主体范围 | 第19页 |
(三) 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 | 第19-20页 |
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效力 | 第20-35页 |
(一) 内部效力 | 第20-27页 |
1. “同等条件”的形成 | 第20-23页 |
2. 成立股权转让合同的条件 | 第23-27页 |
(二) 外部效力 | 第27-35页 |
1. 双重交易的有效性 | 第27-31页 |
2. 保持前合同的有效性 | 第31-35页 |
四、股东优先权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35-41页 |
(一) 对转让股东的救济方式 | 第35-37页 |
1. 增加转让股东合同磋商的机会 | 第35页 |
2. 扩大转让股东救济路径 | 第35-36页 |
3. 进一步立法确立转让股东“反悔权”的正当性 | 第36-37页 |
(二) 对其他股东的救济方式 | 第37-41页 |
1. 侵权行为的救济保障 | 第37页 |
2. 在对外赠予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救济途径 | 第37-38页 |
3. 确保其他股东的原告诉讼地位 | 第38-39页 |
4. 确定不同阶段的其他股东救济途径 | 第39页 |
5. 通过章程约定进行救济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