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网络交往中自拍视角对观图者交友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4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29页
    1.1 网络交往研究综述第14-18页
        1.1.1 网络交往的概念第14页
        1.1.2 网络交往的特点第14-16页
        1.1.3 网络交往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1.2 自我展示研究综述第18-21页
        1.2.1 自我展示的概念及其发展第18-19页
        1.2.2 社交网络自我展示的研究第19-21页
    1.3 具身认知的理论述评第21-24页
        1.3.1 具身认知的内涵第21-22页
        1.3.2 具身认知的特征第22-24页
    1.4 自拍视角与具身认知的关系第24-29页
        1.4.1 自拍的概念第24-25页
        1.4.2 自拍视角及其相关研究第25-26页
        1.4.3 具身认知和自拍视角的关系第26-27页
        1.4.4 自拍视角和温暖与能力的关系第27-29页
第2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提出第29-33页
    2.1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第29-30页
    2.2 理论推演与研究假设第30-31页
    2.3 研究设计与研究流程第31-33页
第3章 实验一:自拍视角对观图者交友意向的影响第33-37页
    3.1 预实验第33-34页
        3.1.1 预实验目的第33页
        3.1.2 预实验研究方法第33-34页
        3.1.3 预实验结果第34页
    3.2 正式实验第34-37页
        3.2.1 实验目的第34页
        3.2.2 实验方法第34-35页
        3.2.3 实验程序第35页
        3.2.4 实验结果第35-37页
第4章 实验二:自拍对象性别的调节作用第37-41页
    4.1 实验目的第37页
    4.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4.3 实验程序第38页
    4.4 实验结果第38-41页
第5章 实验三:可爱、友善、能力的中介作用第41-47页
    5.1 实验目的第41页
    5.2 实验方法第41页
    5.3 实验程序第41-42页
    5.4 实验结果第42-47页
第6章 讨论与结论第47-50页
    6.1 自拍视角对观图者交友意向的影响第47页
    6.2 自拍对象性别的调节作用第47-48页
    6.3 观图者评估自拍对象可爱程度、友善程度的中介作用第48-49页
    6.4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第49页
    6.5 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弗洛伊德的道德学说
下一篇:家庭功能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