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侵权演绎作品的概念及其保护现状 | 第10-14页 |
一、侵权演绎作品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一)演绎作品的概念及著作权归属 | 第10-11页 |
(二)侵权演绎作品在本文中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二、侵权演绎作品的特点 | 第12-13页 |
(一)独创性 | 第12页 |
(二)依赖性 | 第12页 |
(三)有价值性 | 第12页 |
(四)非法性 | 第12-13页 |
三、侵权演绎作品著作权保护现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侵权演绎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一、侵权演绎作品属于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 第14页 |
二、保护侵权演绎作品有利于文化传播 | 第14-15页 |
三、保护侵权演绎作品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保护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各国对侵权演绎作品的保护模式 | 第16-19页 |
一、积极保护模式 | 第16页 |
二、完全不保护模式 | 第16-17页 |
三、消极保护模式 | 第17页 |
四、不当得利保护模式 | 第17-1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侵权演绎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 第19-28页 |
一、以消极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保护模式 | 第19-20页 |
(一)承认消极保护并不会减弱对原作者的保护 | 第19-20页 |
(二)消极保护是利益平衡原则和效益最大化适用的必然结果 | 第20页 |
(三)著作权的时间限制给侵权演绎作品的保护提供合理性基础 | 第20页 |
二、区分原作品的保护与侵权演绎作品的保护 | 第20-21页 |
三、确认侵权演绎作品上的双重著作权 | 第21-23页 |
(一)原作者的著作权 | 第22页 |
(二)演绎作者的著作权 | 第22-23页 |
四、明确侵权演绎作者对原作者的义务 | 第23页 |
五、区分侵权演绎作品的一般保护和特例保护 | 第23-28页 |
(一)一般保护 | 第24页 |
(二)特例保护 | 第24-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谢辞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