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论文--油气输送与运输论文--管道输送论文

泰京线原油管道流动安全性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研究背景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热油管道工作特性第12-20页
    2.1 热油管道的稳态工作特性第12页
    2.2 热油管道的稳态热力、水力计算第12-14页
        2.2.1 热油管道轴向温降的计算第12-13页
        2.2.2 热油管道的摩阻的计算第13-14页
    2.3 非稳态热油管道水力、热力耦合研究第14-20页
        2.3.1 管道周围土壤的非稳态传热第14页
        2.3.2 埋地管道非稳态传热模型第14-20页
第三章 管道工作特性及临界输量的影响因素第20-38页
    3.1 非稳态过程埋地管道工作特性第20-30页
        3.1.1 输量变化对管道工作特性的影响第20-22页
        3.1.2 出站温度变化对管道工作特性的影响第22-26页
        3.1.3 降水对管道工作特性的影响第26-28页
        3.1.4 不同敷设方式对管道工作特性的影响第28-30页
    3.2 临界输量及其影响因素第30-38页
        3.2.1 站间平均总传热系数对临界输量的影响第30-32页
        3.2.2 地温对临界输量的影响第32-33页
        3.2.3 结蜡对临界输量的影响第33-38页
第四章 流动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第38-50页
    4.1 流动安全性评价方法第38-40页
        4.1.1 原油管道流动安全性评价体系构架第38-39页
        4.1.2 基于可靠性的原油管道流动安全性评价指标第39-40页
    4.2 研究现状第40-42页
        4.2.1 基于可靠性性计算方法第41页
        4.2.2 基于可靠性的设计与评价方法及其在输油管道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第41-42页
    4.3 可靠性理论基础及凝管概率定义第42-46页
        4.3.1 快速Mento-Carlo抽样技术第42-45页
        4.3.2 停输温降的集总热容法近似算法第45页
        4.3.3 停输再启动压力计算第45-46页
    4.4 管道安全评价计算软件简介第46-50页
        4.4.1 软件功能简介第46页
        4.4.2 软件操作第46-47页
        4.4.3 数值模拟第47-48页
        4.4.4 随机模拟及结果显示第48-50页
第五章 秦京线管道安全评价分析第50-67页
    5.1 各管段参数和运行参数第50页
    5.2 大庆原油热物性及流变性第50-53页
    5.3 大庆-冀东混合原油热物性及流变性第53-55页
    5.4 参数分析第55-56页
        5.4.1 参数不确定性取值第55页
        5.4.2 程序算法稳定性及收敛性分析第55-56页
    5.5 秦京线安全评价结果第56-67页
        5.5.1 秦京线2011-2012年输量分析第57-59页
        5.5.2 秦京线2012年流动安全性评价结果第59-64页
        5.5.3 流动保障方案第64-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详细摘要第73-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庆—锦西原油管道密闭输送水击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多杯等流分离器在同井注采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