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论文写作背景 | 第10页 |
1.1.2 论文写作目的 | 第10页 |
1.1.3 论文写作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写作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特色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1 单一窗口 | 第15页 |
2.2 电子口岸平台 | 第15-16页 |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页 |
2.4 “流程再造”理论 | 第16-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东北地区口岸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3.1 东北地区各地口岸管理、建设和应用情况 | 第18-21页 |
3.1.1 口岸管理基本情况 | 第18页 |
3.1.2 现行的口岸通关业务流程 | 第18-19页 |
3.1.3 东北地区电子口岸建设情况和成效 | 第19-21页 |
3.2 东北地区口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3.2.1 东北地区传统口岸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2 东北地区电子口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3.3 建设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23-27页 |
3.3.1 可行性 | 第23-25页 |
3.3.2 必要性 | 第25-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建设和运行 | 第28-34页 |
4.1 建设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指导思想 | 第28页 |
4.2 建设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目标和原则 | 第28-30页 |
4.2.1 目标 | 第28-29页 |
4.2.2 原则 | 第29-30页 |
4.3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基本定位、功能和应用系统 | 第30-31页 |
4.3.1 定位 | 第30页 |
4.3.2 功能 | 第30页 |
4.3.3 应用系统 | 第30-31页 |
4.4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建设和运行机制 | 第31-32页 |
4.5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建设步骤 | 第32页 |
4.6 单一窗口与电子口岸的比较 | 第32-3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管理方式和对策建议 | 第34-40页 |
5.1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领导机制和运营机构 | 第34页 |
5.2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运营方式和管理手段 | 第34-36页 |
5.2.1 统筹政务、商务功能,确保单一窗口的公益性 | 第34-35页 |
5.2.2 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合理评估单一窗口 | 第35-36页 |
5.3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 | 第36-38页 |
5.3.1 形成公开、透明、诚信的对话与决策机制 | 第36页 |
5.3.2 强调单一窗口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工作理念 | 第36-37页 |
5.3.3 树立服务理念,建立共同治理的和谐格局 | 第37页 |
5.3.4 优化办事流程,强化责任意识 | 第37-38页 |
5.4 东北地区外贸单一窗口运营的保障措施 | 第38-39页 |
5.4.1 保障单一窗口建设和运营资金投入力度 | 第38页 |
5.4.2 确保单一窗口的数据和系统安全 | 第38-39页 |
5.4.3 推进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 第39页 |
5.4.4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力度 | 第3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