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LM-S改性剂提高石油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沥青路面破损概况第12页
    1.2 国内外沥青和石料粘附性研究状况第12-17页
        1.2.1 沥青粘附机理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沥青粘附性的评价方法第14-16页
        1.2.3 沥青粘附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6-17页
        1.2.4 改善沥青粘附性的措施第17页
    1.3 国内外改性沥青发展状况第17-18页
    1.4 分子模拟概述第18-20页
        1.4.1 基本原理第19页
        1.4.2 力场第19页
        1.4.3 分子模拟软件第19-20页
        1.4.4 分子动力学模拟流程第20页
    1.5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1.5.1 技术路线第20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2-28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2-23页
    2.2 基质沥青、LM-S改性剂和春风减渣性质测定第23-24页
    2.3 基质沥青、LM-S改性剂和春风减渣四组分的分离和表征第24-25页
        2.3.1 四组分的分离第24页
        2.3.2 GPC分析第24-25页
        2.3.3 元素组成分析第25页
        2.3.4 红外分析第25页
        2.3.5 ~1H NMR分析第25页
        2.3.6 XRD分析第25页
    2.4 沥青-石料粘附性试验第25-26页
    2.5 分子模拟计算第26页
    2.6 沥青混合料试验第26-28页
        2.6.1 马歇尔试验第26页
        2.6.2 浸水马歇尔试验第26页
        2.6.3 车辙试验第26页
        2.6.4 冻融劈裂试验第26-27页
        2.6.5 低温弯曲试验第27-28页
第3章 基质沥青、改性剂和石料的性质测定及结构表征第28-45页
    3.1 基质沥青、改性剂和石料基本性质测定第28-31页
        3.1.1 基质沥青第28页
        3.1.2 改性剂第28-31页
        3.1.3 石料第31页
    3.2 基质沥青、改性剂及石料的表征和平均结构式的构建第31-39页
        3.2.1 GPC分析结果第31-33页
        3.2.2 元素分析结果第33-34页
        3.2.3 红外分析结果第34-36页
        3.2.4 ~1H NMR分析结果第36-38页
        3.2.5 XRD分析结果第38-39页
    3.3 基质沥青、改性剂各组分平均分子结构第39-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沥青混合料界面模型体系的构建与粘附功计算第45-59页
    4.1 模拟计算流程图第45页
    4.2 模型分子的绘制第45-51页
        4.2.1 基质沥青模型分子的绘制第45-48页
        4.2.2 LM-S改性剂模型分子的绘制第48-50页
        4.2.3 春风减渣模型分子的绘制第50-51页
        4.2.4 SBS改性剂模型分子的绘制第51页
        4.2.5 硫磺改性剂模型分子的绘制第51页
    4.3 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模型的建立第51-53页
    4.4 沥青-石料分子模型体系的构建第53-56页
    4.5 沥青-石料界面粘附功计算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沥青-石料粘附性模拟计算结果验证第59-62页
    5.1 热水溶解法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第59页
    5.2 SEM表征沥青-石料体系的微观形貌第59-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LM-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第62-67页
    6.1 车辙试验第62-63页
    6.2 冻融劈裂试验第63-64页
    6.3 浸水马歇尔试验第64-65页
    6.4 低温弯曲试验第65页
    6.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7章 LM-S改性剂实际路用性能初步考察第67-71页
    7.1 试验段室内外情况第67-69页
        7.1.1 室内马歇尔试验第67-68页
        7.1.2 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检测第68页
        7.1.3 现场渗水试验检测第68页
        7.1.4 压实度、厚度检测第68-69页
    7.2 经济效益估算第69-70页
    7.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8章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AGV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情景的上海城区暴雨内涝模拟及对道路和地铁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