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复方甘草油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32页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认识第10-23页
        1 概念及分类第10页
        2 流行病学研究第10-12页
        3 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2-15页
        4 治疗现状第15-19页
        5 小结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3页
    综述二 中医学对慢性湿疹的认识第23-32页
        1 湿疹的命名第23页
        2 湿疹的病因病机第23-25页
        3 湿疹的中医治疗概况第25-30页
        4 小结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2页
前言第32-34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4-47页
    1 资料第34-35页
        1.1 一般资料第34页
        1.2 诊断标准第34页
        1.3 纳入标准第34页
        1.4 排除标准第34-35页
        1.5 剔除标准第35页
        1.6 脱落标准第35页
    2 研究方法第35-37页
        2.1 分组方法第35页
        2.2 治疗方法第35页
        2.3 疗效评价指标第35-37页
        2.4 安全性观测及注意事项第37页
        2.5 统计方法第37页
    3 结果第37-41页
        3.1 疗前两组一般病例资料统计第37-38页
        3.2 治疗后与治疗前数据对比分析第38-41页
        3.3 脱落病例第41页
        3.4 不良反应第41页
    4 小结第41页
    5 讨论第41-47页
        5.1 对湿疹的认识第41-42页
        5.2 中医对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理解第42页
        5.3 中药外治法治疗湿疹的优势第42-43页
        5.4 复方甘草油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可行性分析第43-44页
        5.5 对照组糠酸莫米松选择的依据第44页
        5.6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第44-46页
        5.7 研究结果分析第46页
        5.8 本病的治疗思路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1第50-51页
附录2第51-52页
附录3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历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饮食习惯、生化及LTB4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自拟凉血消疕方溻渍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