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研究--以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为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域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域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域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创新点第12-14页
第2章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技术事实查明基本理论第14-19页
    2.1 技术事实的概念与特征第14-16页
        2.1.1 技术事实的概念第15-16页
        2.1.2 技术事实的特征第16页
    2.2 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的内涵第16-17页
    2.3 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构建的必要性第17-19页
第3章 我国技术事实查明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9-32页
    3.1 我国技术事实查明相关立法现状第19-21页
    3.2 我国技术事实查明司法实践现状第21-26页
        3.2.1 主要查明方式第21-24页
        3.2.2 主要查明模式第24-26页
    3.3 我国技术事实查明存在的问题第26-32页
        3.3.1 法官审判形式化第26-28页
        3.3.2 专家陪审与审判衔接机制缺位第28页
        3.3.3 专家辅助人制度规定过于粗疏第28-29页
        3.3.4 技术调查官协调机制的缺位第29-30页
        3.3.5 技术专家咨询相关立法的缺失第30-32页
第4章 域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考察第32-38页
    4.1 英国专家证人与技术顾问查明第32-33页
    4.2 美国专业法官协同技术助理查明第33页
    4.3 德国技术法官查明第33-34页
    4.4 日本技术调查官与专业委员共同查明第34-35页
    4.5 域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的启示第35-38页
        4.5.1 查明机制的持续创新第35-36页
        4.5.2 两大法系查明方式的趋同第36页
        4.5.3 查明主体的准入趋同第36-38页
第5章 我国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的完善建议第38-57页
    5.1 构建以审判组织为中心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第38-44页
        5.1.1 正当性第38-41页
        5.1.2 实现路径第41-44页
    5.2 多种技术事实查明制度的完善第44-49页
        5.2.1 技术法官制度的完善第44-45页
        5.2.2 大合议庭陪审制度的完善第45-46页
        5.2.3 辅助查明制度的完善第46-49页
    5.3 多种技术事实查明手段协调适用的模式第49-57页
        5.3.1 构建繁简分流查明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第50-54页
        5.3.2 积极召开庭前会议,探索专家论证会模式第54-55页
        5.3.3 构建审判组织协调下的专家相互质证模式第55-57页
第6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谢辞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反思与重构
下一篇:超说明书用药民事赔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