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发展概述 | 第15-23页 |
2.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和交易流程 | 第15-16页 |
2.1.1 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2.1.2 交易流程 | 第16页 |
2.2 我国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23页 |
2.2.1 个人消费贷款的界定 | 第17页 |
2.2.2 产生背景 | 第17-18页 |
2.2.3 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第三章 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 第23-37页 |
3.1 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 | 第23-30页 |
3.1.1 信用风险 | 第23-25页 |
3.1.2 监管风险 | 第25-27页 |
3.1.3 流动性风险 | 第27-29页 |
3.1.4 操作风险 | 第29-30页 |
3.2 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0-37页 |
3.2.1 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1-32页 |
3.2.2 监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2-33页 |
3.2.3 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3-35页 |
3.2.4 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案例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 第37-53页 |
4.1 案例介绍 | 第37-40页 |
4.1.1 专项计划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4.1.2 基础资产池的概况 | 第38-40页 |
4.2 风险的评价计算 | 第40-49页 |
4.2.1 风险的定性分析 | 第41-43页 |
4.2.2 基于模糊影响图法的案例风险评价计算 | 第43-49页 |
4.3 风险防范措施的借鉴与改进 | 第49-53页 |
4.3.1 经验借鉴 | 第49-51页 |
4.3.2 改进建议 | 第51-53页 |
第五章 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53-60页 |
5.1 政府层面 | 第53-55页 |
5.1.1 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 第53-54页 |
5.1.2 健全行业法律法规 | 第54页 |
5.1.3 完善债券市场体系 | 第54-55页 |
5.2 参与机构层面 | 第55-59页 |
5.2.1 创新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模式 | 第55-56页 |
5.2.2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设计 | 第56-57页 |
5.2.3 加强评级机构的市场可信度 | 第57页 |
5.2.4 培养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57-58页 |
5.2.5 提高中小型机构参与的积极性 | 第58页 |
5.2.6 促进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 | 第58-59页 |
5.3 风险防范对策执行中存在的难点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