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4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分析和等级划分 | 第21-31页 |
2.1 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功能分析 | 第21-22页 |
2.2 高速公路服务区拓展功能分析 | 第22-28页 |
2.2.1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分析 | 第22-23页 |
2.2.2 消费服务功能拓展 | 第23-24页 |
2.2.3 运输服务功能拓展 | 第24-26页 |
2.2.4 其他功能拓展 | 第26页 |
2.2.5 服务区文化拓展 | 第26-28页 |
2.3 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级划分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研究 | 第31-38页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间距 | 第31-34页 |
3.1.1 一类服务区间距设置 | 第31-32页 |
3.1.2 二类服务区间距设置 | 第32页 |
3.1.3 三类服务区间距设置 | 第32-34页 |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 | 第34-37页 |
3.2.1 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依据 | 第34-36页 |
3.2.2 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基本方法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预测 | 第38-47页 |
4.1 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4.2 小波神经网络概述 | 第40-42页 |
4.2.1 小波神经网络概念 | 第40-41页 |
4.2.2 小波神经网络结构 | 第41-42页 |
4.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预测模型 | 第42-46页 |
4.3.1 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确定 | 第43页 |
4.3.2 输入输出样本定标 | 第43-44页 |
4.3.3 小波神经网络训练 | 第44-46页 |
4.4 预测模型评价指标 | 第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规模研究 | 第47-57页 |
5.1 停车场规模 | 第47-53页 |
5.1.1 停车位数 | 第47-48页 |
5.1.2 车型和停车位对应关系 | 第48页 |
5.1.3 停车位尺寸和停车场规模 | 第48-53页 |
5.2 各等级服务区规模和停车场规模对应关系研究 | 第53-54页 |
5.3 相关参数标定 | 第54-56页 |
5.3.1 断面交通量 | 第54-55页 |
5.3.2 高峰率 | 第55-56页 |
5.3.3 周转率 | 第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第57-70页 |
6.1 河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概述 | 第57-58页 |
6.1.1 河北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 第57-58页 |
6.1.2 河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研究 | 第58页 |
6.2 河北省拟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规划研究 | 第58-61页 |
6.2.1 石津高速河北段服务区间距确定 | 第59页 |
6.2.2 石津高速河北段服务区选址 | 第59-61页 |
6.3 河北省已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研究 | 第61-69页 |
6.3.1 河北省已建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问题和改造分析 | 第61-64页 |
6.3.2 河北省已建高速公路断面交通量的确定 | 第64页 |
6.3.3 河北省已建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预测 | 第64-66页 |
6.3.4 河北省已建高速公服务区规模测算及改造分析 | 第66-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A 河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文化结合示意图 | 第75-76页 |
附录B 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预测模型计算机程序 | 第76-79页 |
附录C 河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预测值与期望值对比表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