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内燃机噪声产生的机理和分类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3-18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18页 |
2 理论方法介绍 | 第18-36页 |
2.1 有限元方法及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2.1.1 有限元方法 | 第18-20页 |
2.1.2 结构有限元分析精度影响因素 | 第20页 |
2.1.3 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20-25页 |
2.2 多柔体动力学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3 边界元理论 | 第28-36页 |
2.3.1 声波方程 | 第28-29页 |
2.3.2 赫尔姆兹惠更斯积分公式 | 第29-32页 |
2.3.3 声辐射问题的边界元理论 | 第32-36页 |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 | 第36-46页 |
3.1 发动机组合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43页 |
3.1.1 机体实体模型的简化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1.2 缸盖实体模型的简化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3.1.3 油底壳实体模型简化和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3.1.4 飞轮壳实体模型简化和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3.1.5 曲轴飞轮组实体模型简化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3.1.6 整机组合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3.2 整机的自由模态分析 | 第43-46页 |
4 发动机多体动力学仿真 | 第46-60页 |
4.1 发动机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57页 |
4.1.1 总体建模过程 | 第46页 |
4.1.2 模型的模态缩减 | 第46-50页 |
4.1.3 体单元 | 第50-51页 |
4.1.4 连接单元 | 第51-55页 |
4.1.5 载荷工况和边界条件 | 第55-57页 |
4.2 发动机多体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2.1 主轴承激励力分析 | 第57-58页 |
4.2.2 活塞缸套导向受力分析 | 第58-59页 |
4.2.3 缸盖受力分析 | 第59-60页 |
5 发动机组合体的动态响应分析 | 第60-68页 |
5.1 模型边界约束条件 | 第60页 |
5.2 激励施加及处理 | 第60-62页 |
5.3 动态响应阻尼的处理 | 第62-63页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5.4.1 发动机表面节点振动速度分析 | 第63-65页 |
5.4.2 整机表面振动速度分布 | 第65-68页 |
6 内燃机结构噪声辐射仿真预测 | 第68-80页 |
6.1 辐射噪声预测方法研究和相关软件简介 | 第68-69页 |
6.2 发动机声辐射噪声仿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69-71页 |
6.2.1 发动机辐射噪声声学边界元模型的建立 | 第69页 |
6.2.2 噪声辐射计算场点网格模型的建立 | 第69-70页 |
6.2.3 边界条件的加载 | 第70-71页 |
6.3 结构噪声辐射计算结果分析 | 第71-78页 |
6.3.1 场点声压级和声强分布 | 第71-76页 |
6.3.2 发动机声功率级分析 | 第76-77页 |
6.3.3 辐射功率和辐射效率 | 第77-78页 |
6.4 改进建议 | 第78-8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7.2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