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文献回顾 | 第15-25页 |
第一部分 当归酸性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理化性质研究 | 第25-37页 |
1 材料 | 第25-26页 |
1.1 药材 | 第25页 |
1.2 化学试剂 | 第25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2 方法 | 第26-31页 |
2.1 当归酸性总多糖的提取 | 第26-27页 |
2.2 当归酸性多糖的分级制备 | 第27-29页 |
2.3 当归10种酸性多糖的纯度、重均分子量测定及部分理化性质测定 | 第29-31页 |
3 结果 | 第31-35页 |
3.1 当归酸性总多糖的提取 | 第31-32页 |
3.2 当归酸性总多糖的分离 | 第32-33页 |
3.3 当归酸性多糖的理化性质测定 | 第33-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二部分 HPLC同时测定多糖中中性糖、糖醛酸和氨基糖方法的建立及6种当归酸性均一性多糖单糖组成的分析 | 第37-47页 |
1 材料 | 第37-38页 |
1.1 样品 | 第37页 |
1.2 试剂 | 第37-38页 |
1.3 仪器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40页 |
2.1 当归酸性多糖的全水解 | 第38页 |
2.2 PMP单糖衍生物的制备 | 第38页 |
2.3 HPLC分析方法 | 第38页 |
2.4 PMP衍生化原理 | 第38-39页 |
2.5 计算原理与方法 | 第39-40页 |
3 结果 | 第40-46页 |
3.1 PMP单糖衍生物的HPLC分离 | 第40-42页 |
3.2 方法学考察 | 第42-43页 |
3.3 当归酸性多糖样品的HPLC色谱分析结果 | 第43-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第三部分 AAPS-1Ⅱ、AAPS-2Ⅰ和AAPS-2Ⅱ结构分析 | 第47-70页 |
1 材料 | 第47-48页 |
1.1 样品 | 第47页 |
1.2 试剂 | 第47页 |
1.3 仪器 | 第47-48页 |
2 方法 | 第48-49页 |
2.1 甲基化分析当归酸性多糖糖链连接位点 | 第48-49页 |
2.2 NMR法分析当归酸性多糖结构 | 第49页 |
3 结果 | 第49-68页 |
3.1 甲基化分析当归酸性多糖结构 | 第49-56页 |
3.2 NMR分析当归酸性多糖结构 | 第56-68页 |
4 讨论 | 第68-70页 |
第四部分 当归酸性多糖体外抑制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及活性多糖机制探讨 | 第70-82页 |
1 当归酸性多糖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0-76页 |
1.1 材料 | 第70-71页 |
1.2 方法 | 第71-72页 |
1.3 结果 | 第72-75页 |
1.4 讨论 | 第75-76页 |
2 当归酸性多糖诱导K562 细胞凋亡的机制 | 第76-82页 |
2.1 材料 | 第76-77页 |
2.2 方法 | 第77-78页 |
2.3 结果 | 第78-79页 |
2.4 讨论 | 第79-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4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