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按体制分论文--相控阵雷达论文

相控阵雷达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多波束形成理论第13-23页
    2.1 射频多波束合成第13-15页
        2.1.1 串馈式高频多波束形成第13-14页
        2.1.2 并馈式高频多波束形成第14页
        2.1.3 子阵级高频多波束形成第14-15页
    2.2 中频多波束合成第15-16页
        2.2.1 延迟线配相的中频多波束网络第15页
        2.2.2 基于矢量调制器的中频多波束网络第15-16页
    2.3 数字多波束合成第16-19页
        2.3.1 接收数字多波束形成原理第17-18页
        2.3.2 发射数字多波束原理第18-19页
    2.4 多波束应用第19-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数字多波束形成算法第23-42页
    3.1 数字多波束形成算法第23-24页
    3.2 FFT算法形成多波束第24-29页
        3.2.1 FFT接收多波束形成第24-26页
        3.2.2 FFT发射多波束形成第26-28页
        3.2.3 FFT实现多波束的进一步讨论第28-29页
    3.3 子阵级多波束形成第29-35页
        3.3.1 子阵级别接收多波束形成第29-31页
        3.3.2 子阵级别发射多波束形成第31-35页
    3.4 自适应多波束形成第35-40页
        3.4.1 自适应波束形成概述第36-38页
        3.4.2 自适应置零多波束形成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功率放大器对形成多波束的影响第42-53页
    4.1 功率放大器的特性第42-46页
        4.1.1 功放的非线性特性第43-45页
        4.1.2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第45-46页
    4.2 功放对多波束形成的影响第46-52页
        4.2.1 理论分析第46-49页
        4.2.2 仿真分析第49-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第53页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MIMO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及预编码方法研究
下一篇:移动通信中的微基站天线集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