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 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 第8-9页 |
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一、实施情感教育转化学困生的理论依据 | 第10-14页 |
(一) 学困生的界定 | 第10-11页 |
1. 学困生的界定 | 第10页 |
2. 物理学困生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情感教育的理解 | 第11-12页 |
(三)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2页 |
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2-13页 |
3.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二、学困生的成因及表现形式 | 第14-17页 |
(一)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14-15页 |
(二)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15-16页 |
(三) 学校教育的误区 | 第16-17页 |
三、实施情感教育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 第17-27页 |
(一) 物理教学中和谐关系策略 | 第17-23页 |
1. 和谐的家庭关系转化物理学困生策略 | 第17-19页 |
2. 物理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化学困生策略 | 第19-21页 |
3. 物理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转化学困生策略 | 第21-23页 |
(二) 利用层递效应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 第23-25页 |
1. 情感上的层递效应 | 第23-24页 |
2. 知识上的层递效应 | 第24-25页 |
(三) 加强学生和生活的感情策略 | 第25-26页 |
(四) 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困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感情的转化策略 | 第26-27页 |
四、实施情感教育转化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 第27-29页 |
(一) 学困生转化的个案描述 | 第27-28页 |
(二) 案例启示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