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移动机器人定义的由来第10-11页
    1.3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1 国内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研究现状第11页
        1.3.2 国外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第12-13页
        1.4.1 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定位技术第12页
        1.4.2 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技术第12页
        1.4.3 移动机器人的通信技术第12-13页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3页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3-14页
    1.7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第15-20页
    2.1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描述第15页
    2.2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研究现状第15-19页
        2.2.1 路径规划的传统方法研究第15-17页
        2.2.2 路径规划的智能方法研究第17-19页
    2.3 研究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传统蚁群算法的仿生计算第20-31页
    3.1 蚁群算法第20-22页
        3.1.1 基本原理第20页
        3.1.2 术语介绍第20-21页
        3.1.3 基本流程第21-22页
    3.2 蚁群算法构成要素第22-24页
        3.2.1 蚂蚁移动策略第22页
        3.2.2 局部搜索算子第22页
        3.2.3 信息素更新第22-24页
    3.3 控制参数选择第24页
    3.4 蚁群算法群体智能搜索策略分析第24-25页
        3.4.1 个体行为及个体之间信息交互方法分析第24-25页
    3.5 蚁群算法仿生计算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第25-30页
        3.5.1 蚁群算法解决聚类问题的实现方法第25页
        3.5.2 构造个体第25-26页
        3.5.3 构造信息素矩阵第26-27页
        3.5.4 构造目标函数第27页
        3.5.5 更新蚁群第27-28页
        3.5.6 局部搜索第28页
        3.5.7 信息素矩阵更新第28-30页
        3.5.8 解决步骤和结果第30页
    3.6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蜂巢栅格下自适应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分析第31-50页
    4.1 传统栅格法第31-36页
        4.1.1 传统栅格法简介第31-33页
        4.1.2 蜂巢栅格法与传统栅格法比较分析第33-36页
    4.2 自适应蚁群算法第36-41页
        4.2.1 全局环境规划第36-37页
        4.2.2 聚度第37-39页
        4.2.3 信息权重第39-40页
        4.2.4 局部和全局信息素更新策略第40-41页
    4.3 算法仿真模拟计算第41-49页
        4.3.1 数据编码第41页
        4.3.2 算法步骤和流程第41-43页
        4.3.3 算法简单模拟仿真第43-46页
        4.3.4 最终模拟仿真计算结果第46-49页
    4.4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轮式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实验平台第50-58页
    5.1 试验平台简介第50-56页
        5.1.1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第50-52页
        5.1.2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硬件结构第52-54页
        5.1.3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软件结构第54-56页
    5.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实验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6.1 全文总结第58页
    6.2 展望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项目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VDF的睡眠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一种人工鱼群算法的改进及其对BP神经网络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