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引子 | 第13页 |
1.1 选题缘起——为什么研究历史建筑(现代部分) | 第13-15页 |
1.1.1 现代建筑保护运动的发展 | 第13-15页 |
1.1.2 长期以来对历史建筑(现代部分)的保护不力 | 第15页 |
1.1.3 沈阳是具有代表性的区域 | 第15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2.1 历史建筑的概念 | 第15-17页 |
1.2.2 现代部分的时间界定 | 第17页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7-18页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1 保护制度方面 | 第18页 |
1.4.2 相关城市研究 | 第18页 |
1.4.3 沈阳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沈阳历史建筑(现代部分)选定的标准 | 第21-37页 |
2.1 国内外历史建筑选定标准 | 第21-31页 |
2.1.1 国外历史建筑选定标准 | 第21-26页 |
2.1.1.1 英国的登录建筑选定制度 | 第21-22页 |
2.1.1.2 美国的国家登录制度 | 第22-24页 |
2.1.1.3 日本的文化财登录制度 | 第24-25页 |
2.1.1.4 比较与思考 | 第25-26页 |
2.1.2 国内历史建筑选定标准 | 第26-31页 |
2.1.2.1 名称与定义 | 第26页 |
2.1.2.2 认定标准 | 第26-31页 |
2.2 沈阳历史建筑(现代部分)选定标准的建立 | 第31-35页 |
2.2.1 各地认定标准的分析与总结 | 第32页 |
2.2.2 沈阳选定标准的确定 | 第32-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沈阳历史建筑(现代部分)保护名单的确定 | 第37-89页 |
3.1 从沈阳现代建筑发展基本轨迹的角度 | 第37-44页 |
3.1.1 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第38-39页 |
3.1.2 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39-41页 |
3.1.3 1958~1964“大跃进”,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第41-42页 |
3.1.4 1965~1976“设计革命”和“文化革命”时期 | 第42-43页 |
3.1.5 1977~1991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时期 | 第43-44页 |
3.1.6 小结 | 第44页 |
3.2 从沈阳现代建筑风格样式的角度 | 第44-57页 |
3.2.1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延续 | 第44-47页 |
3.2.2 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 | 第47-51页 |
3.2.3 折衷主义设计思想 | 第51-53页 |
3.2.4 政治思想挂帅 | 第53-56页 |
3.2.5 繁荣的建筑创作 | 第56-57页 |
3.2.6 小结 | 第57页 |
3.3 从沈阳现代建筑功能类型的角度 | 第57-83页 |
3.3.1 工业建筑 | 第57-60页 |
3.3.2 居住建筑 | 第60-64页 |
3.3.3 公共建筑 | 第64-83页 |
3.3.3.1 学校建筑 | 第64-75页 |
3.3.3.2 办公建筑 | 第75-78页 |
3.3.3.3 文化建筑 | 第78-83页 |
3.3.4 小结 | 第83页 |
3.4 保护名单目录 | 第83-8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沈阳历史建筑(现代部分)的价值评价和级别划分 | 第89-103页 |
4.1 沈阳历史建筑的价值评价 | 第89-94页 |
4.1.1 价值因素的确定 | 第89-91页 |
4.1.2 评价标准 | 第91-93页 |
4.1.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93-94页 |
4.1.3.1 历史建筑(现代部分)价值评价的特殊性 | 第93页 |
4.1.3.2 评价模型的选取 | 第93-94页 |
4.2 沈阳历史建筑保护级别的划分 | 第94-99页 |
4.2.1 评价实例 | 第94-98页 |
4.2.2 级别划分 | 第98-99页 |
4.3 沈阳历史建筑分级保护原则和策略 | 第99-102页 |
4.3.1 分级保护的原则和策略 | 第99-101页 |
4.3.2 各级别建筑名录 | 第101-10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03页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附录一: 各地方历史建筑选定标准的实施效果 | 第107-109页 |
附录二: 沈阳历史建筑(现代部分)调查表 | 第109-111页 |
附录三: 沈阳解放后城市建设大事记(1945-1990) | 第111-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工程项目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