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独孤及研究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7-41页
第一章 独孤及所处的时代第41-57页
    第一节 安史乱后李唐王朝的政治焦虑第41-48页
    第二节 安史乱后唐代“文儒”的时代风神第48-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二章 独孤及的生平与思想第57-103页
    第一节 独孤及的家世第57-81页
        一、独孤及家族的历史渊源第57-65页
        二、独孤及家族的文化转型第65-81页
    第二节 独孤及的生平第81-88页
    第三节 独孤及思想特征补说第88-101页
        一、功成与身退:儒与道的思想对接第89-98页
        二、以儒悟佛:儒对佛的思想整合第98-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三章 独孤及的文章创作第103-185页
    第一节 独孤及文史料价值续补第104-111页
        一、从《独孤公灵表》看“文儒”与“吏能”之争第104-108页
        二、从《论李藏用守杭州功表》看肃宗对有功之将的态度第108-111页
    第二节 独孤及文分体论析第111-169页
        一、理充气足:独孤及奏议文创作第112-132页
        二、叙事写人:独孤及序文创作第132-150页
        三、黜华录实:独孤及碑志、塔铭文创作第150-162页
        四、哀怨沉实:独孤及哀祭文创作第162-169页
    第三节 从“唐文三变”论看独孤及文历史地位第169-184页
        一、梁肃笔下推动“儒道益炽”的独孤及第170-175页
        二、宋人眼中作为“宏道先驱”的独孤及第175-180页
        三、清以后诸家“唐文三变”新解中的独孤及第180-184页
    本章小结第184-185页
第四章 独孤及诗歌艺术论第185-253页
    第一节 独孤及诗的艺术特征第185-227页
        一、精工细密:独孤及诗的“制题”艺术第185-197页
        二、以文为诗:独孤及诗的散文化特征第197-210页
        三、格调高古:独孤及诗的超拔之风第210-227页
    第二节 独孤及诗歌艺术不足第227-252页
        一、语意雷同第227-237页
        二、诗尾说理直露第237-243页
        三、冗累少远韵第243-252页
    本章小结第252-253页
第五章 独孤及与“古文运动”关系辨疑第253-300页
    第一节 骈俪之风统驭下的唐代“古文”理论第253-268页
        一、独孤及之前有“古文先驱”之称的作家对骈文的态度第254-260页
        二、“古文”大家韩愈、李翱对骈文的态度第260-264页
        三、“古文”作家的被误读与自我辩护第264-268页
    第二节 独孤及“古文(反骈文)先驱”提法辨疑第268-285页
        一、疑点之一:从独孤及文质相配的文学主张谈起第269-279页
        二、疑点之二:从独孤及的屈宋论谈起第279-285页
    第三节 独孤及“先道德后文学”主张与“古文(散文)运动”概念辨疑第285-298页
        一、天宝后期“德先于文”思想主张与骈文的衰落第286-293页
        二、独孤及文学思想的“人学”走向与文的散文化倾向第293-298页
    本章小结第298-300页
结论第300-303页
参考文献第303-3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311-312页
致谢第312-314页

论文共3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苗族歌谣研究--以融水苗族歌谣为中心
下一篇:玉米种子活力相关性状QTL定位及相关基因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