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刚度并联精密主动隔振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4页 |
| 1.1 课题来源、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隔振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 2 负刚度原理及正负刚度并联隔振分析 | 第24-39页 |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 2.2 机构式负刚度原理 | 第25-30页 |
| 2.3 永磁式负刚度原理 | 第30-32页 |
| 2.4 正负刚度并联隔振分析 | 第32-3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3 永磁式负刚度弹簧建模及刚度分析 | 第39-69页 |
| 3.1 引言 | 第39页 |
| 3.2 永磁铁磁力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 第39-48页 |
| 3.3 基于磁引力的负刚度弹簧建模与优化 | 第48-56页 |
| 3.4 基于磁斥力的负刚度弹簧建模与分析 | 第56-62页 |
| 3.5 磁斥力负刚度实验验证 | 第62-6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4 正负刚度并联精密隔振系统建模 | 第69-86页 |
| 4.1 引言 | 第69页 |
| 4.2 正负刚度并联精密隔振器结构 | 第69-76页 |
| 4.3 精密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76-8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5 精密隔振系统主动控制策略与控制器设计 | 第86-100页 |
| 5.1 引言 | 第86-87页 |
| 5.2 精密定位控制 | 第87-88页 |
| 5.3 振动主动控制策略 | 第88-94页 |
| 5.4 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 第94-9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6 正负刚度并联精密隔振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100-115页 |
| 6.1 引言 | 第100页 |
| 6.2 精密隔振系统样机实现与测试系统搭建 | 第100-102页 |
| 6.3 隔振系统样机调试实验 | 第102-106页 |
| 6.4 隔振系统样机集成联调与性能测试 | 第106-114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 7.1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 7.2 研究展望 | 第117-118页 |
| 致谢 | 第118-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7-128页 |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