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离子交换剂论文--合成离子交换剂论文--有机离子交换剂论文

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5页
    1.1 离子交换膜结构、分类与制备方法第13-15页
    1.2 离子交换膜基过程第15-16页
    1.3 电渗析技术及应用第16-18页
        1.3.1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第17-18页
    1.4 单价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第18-32页
        1.4.1 单价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发展历程第18-20页
        1.4.2 单价离子交换膜选择性分离机理第20-26页
        1.4.3 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第26-29页
        1.4.4 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研究现状第29-32页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第32-35页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32-33页
        1.5.2 主要研究工作第33-35页
第2章 聚乙烯醇基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第35-48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8页
        2.2.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2.2.2 多硅共聚物的制备第36页
        2.2.3 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第36页
        2.2.4 退火处理第36页
        2.2.5 膜表征第36-3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2.3.1 离子交换容量(IEC)和水含量(WU)第38-39页
        2.3.2 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第39-40页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0-41页
        2.3.4 微观形貌分析(AFM)第41-42页
        2.3.5 力学性能分析第42-43页
        2.3.6 热稳定性分析(TGA)第43-44页
        2.3.7 电渗析第44-46页
        2.3.8 面电阻第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磺化聚苯醚基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第48-62页
    3.1 前言第48-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0页
        3.2.1 实验材料第49页
        3.2.2 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制备第49页
        3.2.3 膜表征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1页
        3.3.1 离子交换容量和水含量第50-51页
        3.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51-52页
        3.3.3 热稳定性分析第52-53页
        3.3.4 力学性能分析第53-54页
        3.3.5 微观形貌分析第54-56页
        3.3.6 电渗析实验第56-58页
        3.3.7 面电阻第58-60页
        3.3.8 选择性分离机理第60-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聚苯并咪唑基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第62-74页
    4.1 前言第62-63页
    4.2 实验部分第63-64页
        4.2.1 实验材料第63页
        4.2.2 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制备第63页
        4.2.3 膜表征第63-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72页
        4.3.1 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第64-66页
        4.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66-67页
        4.3.3 离子交换容量和水含量第67-69页
        4.3.4 微观形貌分析第69-70页
        4.3.5 电渗析测试第70-72页
        4.3.6 面电阻第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纳滤膜用于一二价离子选择性分离的初探第74-93页
    5.1 前言第74-75页
    5.2 实验方法第75-77页
        5.2.1 聚醚砜基膜的制备第75-76页
        5.2.2 聚醚砜复合膜的制备第76页
        5.2.3 溴化聚苯醚基膜的制备第76页
        5.2.4 溴化聚苯醚复合膜的制备第76-7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7-91页
        5.3.1 聚醚砜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研究第77-89页
        5.3.2 溴化聚苯醚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研究第89-91页
    5.4 结论第91-93页
第6章 结论与后续工作计划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11页
致谢第111-11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银调控自噬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
下一篇:SREBPs调控牛前体脂肪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脂质代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