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研现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一、巨噬细胞EGFR活性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15-4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5-30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1.2 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培养 | 第16-17页 |
1.1.3 动物饲养 | 第17页 |
1.1.4 Egfr~(fl/fl) LysM-Cre小鼠培育 | 第17-18页 |
1.1.5 Egfl~(fl/fl) LysM-Cre小鼠基因分型鉴定 | 第18-21页 |
1.1.6 小鼠给药处理 | 第21页 |
1.1.7 小鼠腹腔提取巨噬细胞体外培养 | 第21-22页 |
1.1.8 小鼠结肠组织提取上皮细胞 | 第22页 |
1.1.9 小鼠外周血提取PBMC、PMN细胞,脾脏提取淋巴细胞 | 第22-24页 |
1.1.10 Western blot | 第24-27页 |
1.1.11 ELISA法检测TNF | 第27-29页 |
1.1.12 ELISA法检测IL-10 | 第29-30页 |
1.1.13 统计学方法 | 第30页 |
1.2 结果 | 第30-35页 |
1.2.1 体外抑制巨噬细胞EGFR活性上调LPS/IFN-γ刺激的细胞因子水平 | 第30-33页 |
1.2.2 小鼠巨噬细胞敲除EGFR基因上调LPS刺激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 第33-35页 |
1.3 讨论 | 第35-45页 |
1.3.1 IBD的病因 | 第35-36页 |
1.3.2 EGFR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 第36-37页 |
1.3.3 TLR/MyD88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 第37-45页 |
1.4 小结 | 第45-46页 |
二、巨噬细胞EGFR活性在DSS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的调节作用 | 第46-69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46-52页 |
2.1.1 小鼠结肠组织提取巨噬细胞 | 第46-47页 |
2.1.2 免疫荧光染色 | 第47-48页 |
2.1.3 小鼠结肠炎病理分析 | 第48页 |
2.1.4 小鼠结肠组织MPO活性测定 | 第48-49页 |
2.1.5 小鼠结肠组织及结肠巨噬细胞Real-Time PCR | 第49-52页 |
2.1.6 统计学方法 | 第52页 |
2.2 结果 | 第52-60页 |
2.2.1 巨噬细胞敲除EGFR促进DSS小鼠结肠炎缓解并增强组织修复 | 第52-55页 |
2.2.2 炎症急性期修复期巨噬细胞敲除EGFR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调节 | 第55-57页 |
2.2.3 IL-10介导受EGFR调节的巨噬细胞免疫应答 | 第57-60页 |
2.3 讨论 | 第60-68页 |
2.3.1 DSS诱导结肠炎的机制及表现 | 第60-61页 |
2.3.2 肠道粘膜巨噬细胞的来源、分布及形态 | 第61-63页 |
2.3.3 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及表型 | 第63-64页 |
2.3.4 IBD肠道巨噬细胞的激活 | 第64-66页 |
2.3.5 IBD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 | 第66-67页 |
2.3.6 巨噬细胞中EGFR活化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67-68页 |
2.4 小结 | 第68-69页 |
三、巨噬细胞EGFR活性对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再生的影响 | 第69-77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69-71页 |
3.1.1 小鼠结肠组织ki67免疫组化染色 | 第69-70页 |
3.1.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活检标本免疫荧光染色 | 第70-71页 |
3.1.3 统计学方法 | 第71页 |
3.2 结果 | 第71-74页 |
3.2.1 Egfr~(fl/fl) LysM-Cre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增强 | 第71-74页 |
3.2.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巨噬细胞中EFGR激活增加 | 第74页 |
3.3 讨论 | 第74-76页 |
3.3.1 EGFR对LPS诱导的COX-2表达的影响 | 第74-75页 |
3.3.2 EGFR对TNF诱导的COX-2表达的影响 | 第75页 |
3.3.3 巨噬细胞敲除EGFR后对COX-2表达的影响 | 第75-76页 |
3.4 小结 | 第76-77页 |
全文结论 | 第77-7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6-97页 |
综述 | 第97-11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3-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