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诗学”研究
致谢 | 第5-7页 |
内容提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版本与译本说明 | 第13-14页 |
1 导论 | 第14-27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4-22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2-25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2 隐居: 空间的生产与家宅的危机 | 第27-39页 |
2.1 对家宅的热爱与遭遗弃的家宅 | 第27-31页 |
2.2 “家中无家”与被入侵的家宅 | 第31-35页 |
2.3 家宅的异化与其重要性 | 第35-39页 |
3 “房屋”: 父亲的赠礼 | 第39-51页 |
3.1 房屋内外,何者为监狱? | 第40-44页 |
3.2 与房屋之内的幽灵共舞 | 第44-48页 |
3.3 羽化成蝶的茧和怒放的球茎 | 第48-51页 |
4 “花园”: 母系的继承 | 第51-66页 |
4.1 源自母亲的花园 | 第52-54页 |
4.2 有别于田园的花园 | 第54-58页 |
4.3 被入侵的花园 | 第58-63页 |
4.4 成为一朵花 | 第63-66页 |
5 “沼泽”: 身份的认同与建构 | 第66-77页 |
5.1 性别身份的越界性 | 第68-72页 |
5.2 身份建构的自反性 | 第72-77页 |
6 形式: 诗歌空间化的独创 | 第77-89页 |
6.1 为形式的辩护 | 第78-82页 |
6.2 时间性的弱化 | 第82-86页 |
6.3 视觉性的突显 | 第86-89页 |
7 诗、信、花:艺术空间的拓展 | 第89-102页 |
7.1 诗歌: 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 | 第90-96页 |
7.2 鲜花: 来自翠绿宫廷的信使 | 第96-102页 |
8 “圆周”: 空间诗学的表征 | 第102-114页 |
8.1 周界的必要性 | 第102-106页 |
8.2 边缘人的领地 | 第106-109页 |
8.3 丰裕完满的精神空间 | 第109-112页 |
8.4 迂回之道 | 第112-114页 |
9 结语 | 第114-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4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