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园林话语”与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创作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3页
第一章: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背景第13页
        1.1.1 研究缘起第13页
        1.1.2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范围的确立第13-14页
    1.3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第14-15页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4页
        1.3.2 研究对象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5.1 研究目的第15页
        1.5.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6 有的研究成果第16-18页
        1.6.1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第16-17页
        1.6.2 有关”园林话语”的研究第17-18页
    1.7 课题研究方法第18-19页
    1.8 论文研究框架第19-21页
第二章:起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研究的发展历程第21-31页
    2.1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第21-25页
        2.1.1 营造学社与《园冶》第21-22页
        2.1.2 童寯与《江南园林志》第22-25页
        2.1.3 小结第25页
    2.2 解放后至文革结束第25-29页
        2.2.1 刘敦桢——“画园”第25-27页
        2.2.2 陈从周——“说园”第27-28页
        2.2.3 彭一刚——“析园”第28-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过渡——从理论话语走向创作实践第31-58页
    3.1 冯纪忠与方塔园第31-44页
        3.1.1 冯纪忠生平简介第31页
        3.1.2 冯纪忠对园林的研究第31-36页
        3.1.3 宋“神”与方塔园第36-42页
        3.1.4 清“意”与何陋轩第42-44页
        3.1.5 小结第44页
    3.2 贝聿铭在中国的实践第44-55页
        3.2.1 贝聿铭与中国第44-45页
        3.2.2 符号拼贴——香山饭店第45-50页
        3.2.3 几何与抽象——苏州博物馆第50-55页
    3.3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四章:发展——重拾园林精神:当代青年建筑师的延续第58-101页
    4.1 王澍:“回到生活本身”的设计第58-80页
        4.1.1 王澍的“园林观”第59-60页
        4.1.2 建筑细节与生活场景的营造——杭州自宅设计第60-66页
        4.1.3 从生活体验走向总体控制——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第66-73页
        4.1.4 总体控制的演变——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二期第73-80页
        4.1.5 小结第80页
    4.2 董豫赣:只言片语第80-92页
        4.2.1 董豫赣对园林的研究第81-82页
        4.2.2 探索重叠的功能———系列关于家具的设计第82-85页
        4.2.3 矛盾的载体——清水会馆设计第85-89页
        4.2.4 矛盾的分离——红砖美术馆第89-91页
        4.2.5 小结第91-92页
    4.3 其他建筑师的实践作品第92-99页
        4.3.1 2000年至2010年第92-97页
        4.3.2 2010年至今第97-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总结设计方法论的钩沉与呈现第101-127页
    5.1 “园林话语”的设计理论第101-109页
        5.1.1 “园林话语”的东方理论基础第101-105页
        5.1.2 “园林话语”与西方建筑理论之间的关系第105-109页
    5.2 “园林话语”的设计过程第109-116页
        5.2.1 现代主流设计过程的问题第109-110页
        5.2.2 具体生成过程第110-116页
    5.3 “园林话语”的设计方法第116-127页
        5.3.1 建筑空间——延续、转换第116-119页
        5.3.2 建筑形式——变形、隐喻第119-122页
        5.3.3 建构表达——材料、细节第122-127页
第六章:结语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及其他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传统民居到旅游民居的转型研究--以丽江为例
下一篇:大理诺邓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