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骑楼对于闽南近代建筑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1.2 立面构成的研究对于骑楼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1.3 漳州地区近代骑楼是闽南早期骑楼建设的代表 | 第8-9页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2.1 漳州地区 | 第9页 |
1.2.2 近代骑楼 | 第9-10页 |
1.2.3 时间范围 | 第10页 |
1.2.4 立面构成范围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4.1 大陆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4.2 台湾及海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4.3 近代骑楼立面研究的概况 | 第14-16页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6-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5.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3-24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页 |
1.7 研究内容与流程 | 第24-25页 |
1.8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第2章 漳州近代骑楼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26-51页 |
2.1 民国之前的漳州城市发展 | 第26-32页 |
2.1.1 两宋时期的漳州城 | 第26-29页 |
2.1.2 明清时期的漳州城 | 第29-32页 |
2.2 闽南护法区时期的主要人物 | 第32-38页 |
2.2.1 陈炯明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第32-35页 |
2.2.2 周醒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第35-38页 |
2.3 漳州近代街市的建设和发展 | 第38-47页 |
2.3.1 漳州近代的道路建设 | 第39-42页 |
2.3.2 漳州近代的骑楼街道建设 | 第42-45页 |
2.3.3 漳州近代的码头建设 | 第45-47页 |
2.4 街市和码头的协调发展 | 第47-50页 |
2.4.1 新桥头码头区 | 第48页 |
2.4.2 南市场码头区 | 第48-49页 |
2.4.3 春兴埕码头区 | 第49-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漳州骑楼街道的特征 | 第51-67页 |
3.1 漳州骑楼街道的位置与布局 | 第51-53页 |
3.1.1 片状布局的骑楼街市 | 第51-52页 |
3.1.2 线状布局的骑楼街市 | 第52-53页 |
3.2 骑楼街道的商业形态 | 第53-59页 |
3.2.1 北京路 | 第54-55页 |
3.2.2 延安南路 | 第55-56页 |
3.2.3 香港路 | 第56-57页 |
3.2.4 青年路 | 第57页 |
3.2.5 台湾路东段 | 第57-58页 |
3.2.6 修文西路 | 第58-59页 |
3.3 漳州骑楼街道的材料与断面 | 第59-64页 |
3.3.1 街道宽度 | 第59-61页 |
3.3.2 路面材料 | 第61-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4章 漳州骑楼的立面构成类型 | 第67-114页 |
4.1 纯红砖骑楼 | 第67-76页 |
4.1.1 上层部 | 第67-70页 |
4.1.2 中层部 | 第70-74页 |
4.1.3 下层部 | 第74-76页 |
4.2 红砖木墙骑楼 | 第76-85页 |
4.2.1 上层部 | 第77-79页 |
4.2.2 中层部 | 第79-83页 |
4.2.3 下层部 | 第83-85页 |
4.3 红砖抹灰骑 | 第85-93页 |
4.3.1 上层部 | 第85-88页 |
4.3.2 中层部 | 第88-91页 |
4.3.3 下层部 | 第91-93页 |
4.4 纯水泥骑楼 | 第93-98页 |
4.4.1 上层部 | 第93-95页 |
4.4.2 中层部 | 第95-96页 |
4.4.3 下层部 | 第96-98页 |
4.5 特殊样式骑楼 | 第98-106页 |
4.5.1 上层部 | 第98-100页 |
4.5.2 中层部 | 第100-104页 |
4.5.3 下层部 | 第104-10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6-114页 |
上层部 | 第106-109页 |
中层部 | 第109-111页 |
下层部 | 第111-114页 |
第5章 漳州骑楼立面的构件分析 | 第114-135页 |
5.1 漳州骑楼的屋架和女儿墙 | 第114-117页 |
5.1.1 屋顶屋架 | 第114-115页 |
5.1.2 栏杆与女儿墙 | 第115-117页 |
5.2 漳州骑楼的墙体和柱廊 | 第117-121页 |
5.2.1 墙体与梁架 | 第117-119页 |
5.2.3 壁柱与柱子 | 第119-121页 |
5.3 漳州骑楼的窗楣与门楣 | 第121-123页 |
5.3.1 木窗楣 | 第121-122页 |
5.3.2 砖窗楣 | 第122-123页 |
5.3.3 特殊样式骑楼的窗楣与门楣 | 第123页 |
5.4 漳州骑楼的装饰带与匾额 | 第123-133页 |
5.4.1 装饰带 | 第123-130页 |
5.4.2 匾额 | 第130-13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135-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