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言 | 第7-8页 |
一、“《奇迹MU》诉《奇迹神话》案”评析 | 第8-11页 |
(一) 基本案情及法院判决 | 第8-9页 |
(二) 争议焦点归纳 | 第9-11页 |
二、网络游戏画面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 第11-15页 |
(一) 网络游戏画面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2页 |
(二) 网络游戏画面的作品构成要件 | 第12-15页 |
1. 网络游戏画面具有独创性 | 第12-13页 |
2. 网络游戏画面具有可复制性 | 第13-15页 |
三、网络游戏画面的作品类型认定 | 第15-23页 |
(一) “汇编作品说” | 第15-16页 |
(二) “类电影作品说” | 第16-21页 |
1. 类电影作品的概念 | 第16-18页 |
(1) 电影作品的独立史 | 第16-17页 |
(2) 类电影作品的概念 | 第17-18页 |
2. 网络游戏画面与类电影作品的差异 | 第18-20页 |
(1) 制作方法存在差异 | 第18-19页 |
(2) 表现手法存在差异 | 第19页 |
(3) 呈现形式上存在差异 | 第19-20页 |
(4) 情节完整要求存在差异 | 第20页 |
3. “类电影作品”保护模式的利弊 | 第20-21页 |
(三) “视听作品说” | 第21-22页 |
(四) “戏剧作品说” | 第22-23页 |
四、国外网络游戏画面作品定性的比较分析 | 第23-24页 |
五、加强我国网络游戏画面的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 第24-26页 |
(一) 当前阶段将网络游戏画面纳入“类电影作品”进行保护 | 第24页 |
(二) 完善《著作权法(送审稿)》中“视听作品”的概念 | 第24-25页 |
(三) 加强“知识产权付费理念”宣传,提高公民知识产权意识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