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2.1 关于汇率波动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1.1 汇率波动的原因 | 第15-16页 |
1.2.1.2 汇率波动的度量方法 | 第16页 |
1.2.2 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的研究 | 第16-20页 |
1.2.2.1 理论影响分析 | 第16-18页 |
1.2.2.2 实证影响分析 | 第18-20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和不足 | 第21-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3.3 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22-24页 |
1.3.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4-2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2.1.1 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 | 第26页 |
2.1.2 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汇率 | 第26-28页 |
2.1.3 商品相对价格 | 第28页 |
2.1.4 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 | 第28页 |
2.1.5 国民收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 汇率波动性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阐释 | 第29-32页 |
2.2.1 汇率波动决定理论 | 第29页 |
2.2.2 汇率波动中的风险投资与远期汇率的波动 | 第29-30页 |
2.2.3 汇率波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第30-32页 |
第3章 中马贸易状况 | 第32-37页 |
3.1 中马贸易的历史发展 | 第32-34页 |
3.1.1 解放前(1949年前) | 第32页 |
3.1.2 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 | 第32-33页 |
3.1.3 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后) | 第33-34页 |
3.2 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贸易现状 | 第34-35页 |
3.2.1 贸易规模现状 | 第34页 |
3.2.2 贸易结构现状 | 第34-35页 |
3.3 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贸易趋势 | 第35-37页 |
3.3.1 贸易规模趋势 | 第35-36页 |
3.3.2 贸易结构趋势 | 第36-37页 |
第4章 人民币兑林吉特的汇率波动率测度及现状分析 | 第37-48页 |
4.1 GARCH模型概述 | 第37-38页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38-40页 |
4.3 汇率波动率的测算与现状分析 | 第40-48页 |
第5章 汇率波动率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效应 | 第48-75页 |
5.1 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 第48-54页 |
5.1.1 模型设定 | 第48-49页 |
5.1.2 实证方法的选择 | 第49-51页 |
5.1.3 汇率波动的出口方程(贸易规模) | 第51-53页 |
5.1.4 汇率波动的出口方程(贸易结构) | 第53-54页 |
5.2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 第54-57页 |
5.2.1 数据的搜集 | 第54-55页 |
5.2.2 相关变量稳定性检验 | 第55-57页 |
5.3 贸易规模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5.3.1 边限协整检验 | 第58-61页 |
5.3.2 长期均衡关系系数估计 | 第61-62页 |
5.3.3 ARDL-ECM模型估计及短期系数估计 | 第62-64页 |
5.4 贸易结构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64-75页 |
5.4.1 边限协整检验 | 第65-67页 |
5.4.2 长期均衡关系系数估计 | 第67-71页 |
5.4.3 ARDL-ECM模型估计及短期系数估计 | 第71-75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分析 | 第75-79页 |
6.1 汇率波动对中方出口马方长短期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汇率波动对中方出口马方贸易长短期影响的对策分析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