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凹凸棒土在高密度沉淀工艺中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高密度沉淀池简介第9-11页
        1.2.1 高密度沉淀池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第9-10页
        1.2.2 高密度沉淀池工艺流程第10页
        1.2.3 高密度沉淀池工艺特点第10-11页
    1.3 凹凸棒土的性能及分布第11-15页
        1.3.1 凹凸棒土的基本结构第11-12页
        1.3.2 凹凸棒土的物理性质第12页
        1.3.3 凹凸棒土的物化性能第12-15页
        1.3.4 凹凸棒土的分布情况第15页
    1.4 凹凸棒土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1 凹凸棒工作为助凝剂的应用第15-16页
        1.4.2 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第16-17页
        1.4.3 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第17页
        1.4.4 去除水中的染料物质第17-18页
        1.4.5 对其他废水的处理第18页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18-20页
2 凹凸棒土助凝效果的实验研究第20-35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页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0页
        2.1.2 实验方法第20页
    2.2 确定最佳的混凝搅拌条件第20-22页
    2.3 不同种类的凹凸棒土的比选第22-23页
    2.4 凹凸棒土和PAM助凝效果的比较第23-26页
        2.4.1 单独投加PAC的实验第23-24页
        2.4.2 投加PAC和PAM的实验第24-25页
        2.4.3 投加PAC和凹凸棒土的实验第25-26页
    2.5 正交试验分析第26-27页
    2.6 利用凹凸棒土助凝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第27-31页
        2.6.1 藻类的危害第27-28页
        2.6.2 藻类的处理方法第28-29页
        2.6.3 叶绿素a的测定第29页
        2.6.4 实验过程及结果第29-31页
    2.7 改性凹凸棒土的助凝效果第31-33页
        2.7.1 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第31页
        2.7.2 实验过程与结果第31-33页
    2.8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 不同因素对凹凸棒土助凝效果的影响第35-39页
    3.1 原水浊度的影响第35-36页
        3.1.1 浊度的特性及影响第35页
        3.1.2 实验过程及结果第35-36页
    3.2 水温的影响第36-37页
    3.3 药剂投加点的影响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高密度沉淀池回流污泥中投加凹凸棒土的实验研究第39-49页
    4.1 回流污泥中投加凹凸棒土的小试试验第39-41页
        4.1.1 污泥回流比不同对出水浊度的影响第39-40页
        4.1.2 凹凸棒土的投加量对出水浊度的影响第40-41页
    4.2 高密度沉淀池回流污泥中投加凹凸棒土的中试试验第41-47页
        4.2.1 中试试验装置介绍第41-43页
        4.2.2 试验原水及药剂第43页
        4.2.3 回流污泥中投加凹凸棒土的中试试验第43-46页
        4.2.4 污泥回流比和PAC投加量的优化试验第46页
        4.2.5 停止污泥回流只投加凹凸棒土的中试试验第46-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结论与建议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50页
    5.2 建议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沿海省市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铅锌选矿废水絮凝吸附处理与回用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