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背景 | 第11页 |
1.1.2 我国航空产业园规划背景 | 第11-14页 |
1.1.3 绍兴航空产业园规划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9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2 当前研究不足 | 第19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0-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2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28页 |
2.1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23-24页 |
2.1.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23页 |
2.1.2 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23-24页 |
2.2 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理论概述 | 第24-26页 |
2.2.1 风险识别的一般方法 | 第24-25页 |
2.2.2 风险控制的一般理论 | 第25-26页 |
2.3 园区规划理论概述 | 第26-27页 |
2.3.1 园区规划的原则 | 第26页 |
2.3.2 园区规划的程序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识别研究与应用 | 第28-44页 |
3.1 研究范围界定 | 第28页 |
3.2 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识别研究 | 第28-34页 |
3.2.1 风险识别概述 | 第28-29页 |
3.2.2 风险识别思路 | 第29-31页 |
3.2.3 风险识别模型设计 | 第31-34页 |
3.3 绍兴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识别研究 | 第34-43页 |
3.3.1 初始风险识别模型应用 | 第34-36页 |
3.3.2 最终风险识别模型应用 | 第36-40页 |
3.3.3 风险指标体系建立与分析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评价研究与应用 | 第44-55页 |
4.1 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评价研究 | 第44-48页 |
4.1.1 风险评价概述 | 第44页 |
4.1.2 风险评价思路 | 第44-45页 |
4.1.3 风险评价模型设计 | 第45-48页 |
4.2 绍兴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评价研究 | 第48-54页 |
4.2.1 粗糙集定权应用 | 第48-52页 |
4.2.2 模糊综合评价应用 | 第52-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控制研究与应用 | 第55-71页 |
5.1 基于 COSO 理论的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控制框架 | 第55-56页 |
5.2 基于 COSO 理论的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控制研究 | 第56-60页 |
5.2.1 基于 COSO 理论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 | 第56页 |
5.2.2 基于 COSO 理论的风险控制活动设计 | 第56-57页 |
5.2.3 基于 COSO 理论的信息沟通机制设计 | 第57-58页 |
5.2.4 基于 COSO 理论的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 第58-60页 |
5.3 基于 COSO 理论的绍兴航空产业园规划风险控制研究 | 第60-70页 |
5.3.1 基于 COSO 理论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用 | 第60-62页 |
5.3.2 基于 COSO 理论的风险控制活动应用 | 第62-65页 |
5.3.3 基于 COSO 理论的信息沟通机制应用 | 第65-67页 |
5.3.4 基于 COSO 理论的风险预警系统应用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