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微生物学检验论文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E.coli-PA接合反应的影响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E. coli-PA接合模型的优化第16-26页
    1.1 材料第16-17页
        1.1.1 菌株第16页
        1.1.2 主要培养基第16-17页
        1.1.3 主要试剂第17页
        1.1.4 主要仪器第17页
    1.2 实验方法第17-22页
        1.2.1 供体菌与受体菌的选择第17-18页
        1.2.2 采用滤膜杂交法与液体杂交法的比较第18页
        1.2.3 接合时间点的选择第18页
        1.2.4 计数接合子的方法比较:平板计数法与荧光法第18-22页
    1.3 结果第22-24页
        1.3.1 接合模型的成功优化第22-23页
        1.3.2 接合的监测及其检测方法第23-24页
    1.4 讨论第24-26页
第二部分 抗生素亚抑菌浓度的确定及其对接合反应的影响第26-34页
    2.1 材料第26-27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26页
        2.1.2 药物敏感试验所用试剂及配制方法第26-27页
        2.1.3 药敏试验用品第27页
    2.2 方法第27-29页
        2.2.1 抗菌药物的配制及分装贮存第27页
        2.2.2 宏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第27-28页
        2.2.3 E.coli SM10λpir(pUCP24T)生长曲线第28页
        2.2.4 监测E. coli-PA接合反应第28-29页
        2.2.5 统计方法第29页
    2.3 结果第29-31页
        2.3.1 药敏试验结果读取原则第29页
        2.3.2 PA01野生株及其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处理受体菌菌株的生长曲线第29-30页
        2.3.3 六种抗生素亚抑菌浓度处理供体菌对接合效率的影响第30-31页
    2.4 讨论第31-34页
        2.4.1 抗生素亚抑菌浓度的选择及其意义第31-32页
        2.4.2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处理细菌对接合反应的影响第32-34页
第三部分 转录组测序及荧光定量PCR验证第34-56页
    3.1 材料第34-35页
        3.1.1 RNA样本第34页
        3.1.2 主要试剂第34页
        3.1.3 主要分析软件第34页
        3.1.4 主要仪器第34-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9页
        3.2.1 样本RNA的提取:Trizol法第35页
        3.2.2 RNA-seq测序文库制备第35-36页
        3.2.3 测序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第36-37页
        3.2.4 比对第37页
        3.2.5 比对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38页
        3.2.6 荧光定量PCR第38-39页
    3.3 结果第39-53页
        3.3.1 RNA-seq建库RNA质量鉴定第39-40页
        3.3.2 RNA-seq测序质量控制第40-42页
        3.3.3 clean reads比对结果初步分析第42-47页
        3.3.4 clean reads比对结果深入分析第47-51页
        3.3.5 荧光定量PCR 2~(-△△CT)方法分析基因的相对表达第51-53页
    3.4 讨论第53-56页
        3.4.1 差异基因的功能性分析第53-54页
        3.4.2 转录组测序的优势与不足第54-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第60-66页
    附录1:英文缩略语第60-62页
    附录2:综述第62-66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持续性康复指导的效果研究
下一篇:应用箱庭游戏缓解住院无陪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离性焦虑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