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第5-6页 |
论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魏晋十六国时期范阳卢氏思想文化性格的养成 | 第14-28页 |
第一节 魏晋时期:儒学名门的养成 | 第14-20页 |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家族活动与学术保存 | 第20-28页 |
一、家族活动 | 第20-23页 |
二、学术 | 第23-28页 |
第二章 北朝范阳卢氏的政治生活和文学活动 | 第28-43页 |
第一节 政治生活 | 第28-31页 |
第二节 文学活动 | 第3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北朝范阳卢氏文学作品创作手法与特征 | 第43-59页 |
第一节 创作手法 | 第46-50页 |
第二节 表现特征 | 第50-59页 |
第四章 北朝范阳卢氏家族文学代表人物:卢思道 | 第59-75页 |
第一节 卢思道诗歌声律分析 | 第59-61页 |
第二节 生命体认——三个意象:邺城、鸣蝉、孤鸿 | 第61-75页 |
一、邺城 | 第61-65页 |
二、寒蝉 | 第65-68页 |
三、孤鸿 | 第68-75页 |
结语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