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注释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先进飞行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不确定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飞行失控状态边界判定与保护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1 飞行失控状态边界判定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3.2 飞行边界保护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歼击机超机动飞行运动建模 | 第24-38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歼击机模型建立 | 第25-33页 |
2.2.1 歼击机六自由度十二状态方程 | 第25-27页 |
2.2.2 飞机的结构参数及动力学表达式 | 第27-31页 |
2.2.3 舵面作动器建模 | 第31-32页 |
2.2.4 建立发动机推力矢量模型 | 第32-33页 |
2.3 飞行特性分析 | 第33-37页 |
2.3.1 开环稳定性分析 | 第33-35页 |
2.3.2 开环耦合性分析 | 第35-37页 |
2.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歼击机超机动飞行控制律设计 | 第38-55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歼击机超机动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律设计 | 第38-48页 |
3.2.1 快回路控制律构成 | 第40-41页 |
3.2.2 慢回路控制律构成 | 第41-43页 |
3.2.3 超机动指令的产生 | 第43-44页 |
3.2.4 仿真结果 | 第44-48页 |
3.3 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控制补偿律设计 | 第48-54页 |
3.3.1 问题描述 | 第48-49页 |
3.3.2 滑模干扰观测器设计 | 第49-52页 |
3.3.3 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歼击机超机动临界失控状态边界判定 | 第55-60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法向过载边界的判定 | 第55-56页 |
4.3 绕速度轴滚转角速度的边界判定 | 第56-59页 |
4.3.1 可达平衡集 | 第56-58页 |
4.3.2 绕速度轴滚转角速度的边界判定 | 第58-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歼击机超机动临界失控状态边界保护控制 | 第60-71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避障边界保护控制方法 | 第60-65页 |
5.2.1 有限预测时间 | 第61-62页 |
5.2.2 安全响应轨迹 | 第62-64页 |
5.2.3 边界保护控制律构成 | 第64-65页 |
5.3 法向过载边界保护控制 | 第65-68页 |
5.4 绕速度轴滚转角速度的边界保护控制 | 第68-70页 |
5.5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1页 |
6.2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 A 坐标转化矩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