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8页 |
二、理论视角 | 第8-11页 |
(一) 多元主义 | 第8-10页 |
(二) 分工论 | 第10页 |
(三) 现代化 | 第10-11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一) 流动人口 | 第11-12页 |
(二) 社会融入 | 第12-14页 |
(三) 社群 | 第14-15页 |
四、田野点介绍 | 第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观点辨析 | 第17-23页 |
一、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文献回顾 | 第17-20页 |
二、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主要观点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多元主义视角下对主流观点的剖析 | 第23-38页 |
一、“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二分法不够严谨 | 第23-26页 |
二、主流观点的理论前提具有明显的主体偏向性 | 第26-28页 |
三、多元主义视角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不足是社会发展的常态结果 | 第28-31页 |
四、不同群体间的不融入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 第31-38页 |
(一) 现代社会中群体的多样化 | 第31-34页 |
(二) 多元群体的共存并不影响社会团结 | 第34-36页 |
(三) 户籍制度与我国政治制度下看流动人口社会融入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社区事实来看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对多元主义观点的一个佐证 | 第38-46页 |
一、流动人口内部群体的多元性 | 第38-40页 |
二、流动人口并无融入城市的强烈意愿和需求 | 第40-43页 |
三、解决流动人口受歧视的问题是现代化和职业化 | 第43-46页 |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 第46-51页 |
一、社会发展程度不高是重要原因 | 第46-47页 |
二、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是关键 | 第47-49页 |
三、小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53-55页 |
附录二:访谈材料 | 第55-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