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21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 论文结构与框架图 | 第22-23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3-2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5-3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2.1.1 综合型跨境电商 | 第25页 |
2.1.2 垂直型跨境电商 | 第25-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34页 |
2.2.1 成本费用控制理论 | 第26-27页 |
2.2.2 企业规模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2.2.3 资本结构理论 | 第29页 |
2.2.4 资产运营效率相关理论 | 第29-30页 |
2.2.5 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和生命周期理论 | 第30-31页 |
2.2.6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 | 第31-34页 |
第3章 我国垂直型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4页 |
3.1 我国垂直型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3.2 我国垂直型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35-44页 |
3.2.1 经营成本 | 第36-38页 |
3.2.2 企业规模 | 第38-39页 |
3.2.3 资本结构 | 第39-40页 |
3.2.4 资产运营效率 | 第40-41页 |
3.2.5 股权集中度 | 第41-42页 |
3.2.6 成长能力 | 第42-44页 |
第4章 我国垂直型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测度 | 第44-55页 |
4.1 样本数据和指标选取 | 第44-45页 |
4.2 盈利能力指标因子分析 | 第45-52页 |
4.2.1 相关性检验与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 第46-47页 |
4.2.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寻找公因子 | 第47-48页 |
4.2.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 | 第48页 |
4.2.4 因子得分函数结果 | 第48-52页 |
4.3 因子分析结论 | 第52-55页 |
第5章 我国垂直型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55-67页 |
5.1 样本数据和指标选取 | 第55-56页 |
5.2 模型的选择和设定 | 第56-57页 |
5.3 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57-60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4.1 企业规模和销售费用的影响最强 | 第61-62页 |
5.4.2 股权集中度和资产运营效率的影响较强 | 第62-63页 |
5.4.3 企业成长能力具有较弱的影响 | 第63页 |
5.5 唯品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7页 |
5.5.1 唯品会盈利能力概况 | 第63-64页 |
5.5.2 唯品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7页 |
第6章 提升我国垂直型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67-72页 |
6.1 积极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 第67页 |
6.2 合理控制销售成本 | 第67-69页 |
6.3 保持股权适度集中,提高经营积极性 | 第69页 |
6.4 加强存货管理,提高资产周转率 | 第69-70页 |
6.5 积极培育业务增长点 | 第70-71页 |
6.6 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