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投资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页 |
四、研究目标与结构安排 | 第8-10页 |
第一章 政府投资的基本理论 | 第10-17页 |
一、政府投资概述 | 第10-13页 |
(一) 政府投资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二) 政府投资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1-12页 |
(三) 政府投资的性质 | 第12-13页 |
(四) 政府投资的基本原则 | 第13页 |
二、政府投资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一)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3-14页 |
(二)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第14页 |
(三) 政府企业论 | 第14-15页 |
三、政府投资的法价值取向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投资的现状分析研究 | 第17-26页 |
一、我国政府投资的立法评析 | 第17-19页 |
(一) 政府投资立法目的的扭曲 | 第17-18页 |
(二) 政府投资法律规范对象的定式思维 | 第18页 |
(三) 政府投资法律规范效力层级低 | 第18页 |
(四) 政府投资法律规范适用范围窄 | 第18-19页 |
(五) 政府投资法律责任制度不明确 | 第19页 |
(六) 政府投资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 | 第19页 |
二、我国政府投资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3页 |
(一) 政府投资范围界定欠清晰 | 第19-20页 |
(二) 政府投资决策机制欠健全 | 第20-21页 |
(三) 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欠规范 | 第21-22页 |
(四) 政府投资监督体系欠完整 | 第22-23页 |
三、我国政府投资规范缺失的突出表现 | 第23-26页 |
(一) 政府投资公民权利逻辑缺位 | 第23页 |
(二) 政府投资程序规范陷入困境 | 第23-24页 |
(三) 政府投资权力寻租现象严重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的比较借鉴 | 第26-33页 |
一、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法律制度概述 | 第26-31页 |
(一) 美国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 | 第27-28页 |
(二) 德国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 | 第28-29页 |
(三) 日本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 | 第29-31页 |
二、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31-33页 |
(一) 制定政府投资法的必要性 | 第31页 |
(二) 制定政府投资法的可行性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政府投资法律规制的实现路径 | 第33-41页 |
一、完善政府投资法律体系 | 第33-35页 |
(一) 明确政府投资的立法宗旨 | 第33页 |
(二) 确立政府投资的立法原则 | 第33-34页 |
(三) 政府投资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构建 | 第34-35页 |
(四) 政府投资诉讼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5页 |
二、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第35-37页 |
(一) 合理划分政府投资决策权限 | 第35-36页 |
(二) 严格规范政府投资决策程序 | 第36页 |
(三) 健全政府投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6页 |
(四) 人大参与评估政府投资制度 | 第36-37页 |
三、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一) 健全政府投资资金管理制度 | 第37页 |
(二) 规范政府投资招投标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三) 规范政府投资合同管理制度 | 第38页 |
四、完善政府投资监督制度 | 第38-41页 |
(一) 建立政府投资的社会公众监督机制 | 第38页 |
(二) 加强政府投资内部监督 | 第38-39页 |
(三) 完善政府投资外部监督 | 第39页 |
(四) 注重政府投资全程监督 | 第39-40页 |
(五) 强化政府投资后评价机制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