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 第10-14页 |
| 1.2.1 遥感目视解译法 | 第10-11页 |
| 1.2.2 岩溶流域典型地表特征提取的地质遥感法 | 第11-12页 |
| 1.2.3 岩溶流域典型地表特征的地球物理勘探法 | 第12页 |
| 1.2.4 岩溶流域典型的地表特征的热红外遥感提取法 | 第12-14页 |
| 1.3 研究方案 | 第14-16页 |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1.3.2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第16-21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 2.2 研究数据 | 第18-21页 |
| 2.2.1 野外数据采集 | 第18-19页 |
| 2.2.2 河网空间分布的 GIS与 RS 数据的获取 | 第19页 |
| 2.2.3 遥感数据的获取 | 第19-21页 |
| 3 基于河网信息提取岩溶流域地下岩溶地貌信息 | 第21-23页 |
| 3.1 基于 DEM 数据的岩溶流域河网提取 | 第21-22页 |
| 3.2 结合实际河网提取岩溶流域暗河分布区 | 第22-23页 |
| 4 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地表岩溶地貌信息 | 第23-37页 |
| 4.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第23-26页 |
| 4.1.1 遥感影像的辐射定标 | 第23-24页 |
| 4.1.2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 | 第24-26页 |
| 4.2 遥感影像地表温度反演 | 第26-32页 |
| 4.2.1 NDVI 的计算 | 第28页 |
| 4.2.2 植被覆盖率的计算 | 第28-29页 |
| 4.2.3 比辐射率的计算 | 第29-30页 |
| 4.2.4 黑体亮度的计算 | 第30-31页 |
| 4.2.5 真实地表温度的反演 | 第31-32页 |
| 4.3 基于遥感影像监督分类提取研究区地表信息 | 第32-37页 |
| 4.3.1 研究区监督分类 | 第33-36页 |
| 4.3.2 基于监督分类影像提取地表岩溶地貌信息 | 第36-37页 |
| 5 多源信息结合提取岩溶流域典型地貌 | 第37-43页 |
| 5.1 地表岩溶地貌的提取 | 第37-39页 |
| 5.2 地下岩溶地貌的提取 | 第39-40页 |
| 5.3 芒草对岩溶地貌的指示意义 | 第40-41页 |
| 5.4 研究区岩溶地貌的反演制图 | 第41-43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一) | 第48-49页 |
| 附录(二)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