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18-21页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住宅产业化 | 第21-22页 |
2.1.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 第21页 |
2.1.2 产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生产方式的对比 | 第21-22页 |
2.2 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 第22-24页 |
2.2.1 激励理论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2.2 激励机制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 第23-24页 |
2.3 演化博弈理论 | 第24-26页 |
2.3.1 演化博弈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2.3.2 复制动态方程与演化稳定均衡 | 第25-26页 |
2.3.3 演化博弈模型的主要特征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7-34页 |
3.1 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政策现状 | 第27-30页 |
3.1.1 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政策体系形成的脉络 | 第27页 |
3.1.2 中国住宅产业化已出台的政策分析 | 第27-30页 |
3.2 中国住宅产业化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2.1 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2.2 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3.3 中国实施住宅产业化激励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1-33页 |
3.3.1 中国实施住宅产业化激励政策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3.3.2 中国实施住宅产业化激励政策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中国住宅产业化开发激励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34-54页 |
4.1 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34-42页 |
4.1.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4.1.2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第35-41页 |
4.1.3 模型的参数分析 | 第41-42页 |
4.2 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群体的演化博弈仿真 | 第42-53页 |
4.2.1 政府成本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2-46页 |
4.2.2 政府收益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3 房地产开发商成本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8-50页 |
4.2.4 房地产开发商收益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50-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完善中国住宅产业化政策的建议 | 第54-61页 |
5.1 合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 第54-55页 |
5.1.1 明确住宅产业化初期的政府主导地位 | 第54-55页 |
5.1.2 以社会、环境效益为重点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 | 第55页 |
5.2 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5.2.1 实行经济激励 | 第55-58页 |
5.2.2 建立标准体系 | 第58-59页 |
5.2.3 加强市场推广 | 第59-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1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A | 第66-6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