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不同熟悉度汉字的掩蔽换位启动效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1 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第9-20页
    1.1 揭示大脑位置编码机制的效应——字母换位效应第9-18页
        1.1.1 字母换位效应第9页
        1.1.2 字母换位效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第9-14页
        1.1.3 字母位置编码的理论假设第14-17页
        1.1.4 汉字位置编码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2 熟悉度研究第18-20页
        1.2.1 熟悉度第18页
        1.2.2 关于熟悉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第18-20页
2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第20-25页
    2.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0页
    2.2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第20-23页
        2.2.1 借鉴字母换位效应研究中文的可行性第20-21页
        2.2.2 汉字位置信息的加工第21-22页
        2.2.3 四字词背景下汉字位置信息的加工第22页
        2.2.4 熟悉度对位置信息加工的影响第22-23页
    2.3 本研究的设计第23页
        2.3.1 本研究的研究材料第23页
        2.3.2 本研究的设计第23页
    2.4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23-25页
        2.4.1 对汉语位置信息编码的研究第23-24页
        2.4.2 将熟悉度与位置信息编码相结合第24-25页
3 实验研究第25-33页
    3.1 实验 1:不同熟悉度汉字串中的掩蔽换位启动效应第25-29页
        3.1.1 被试第25页
        3.1.2 材料与设计第25-26页
        3.1.3 实验程序第26-27页
        3.1.4 结果第27页
        3.1.5 讨论第27-29页
    3.2 实验 2 :不同熟悉度汉语四字词中的掩蔽换位启动效应第29-33页
        3.2.1 被试第29页
        3.2.2 材料与设计第29-30页
        3.2.3 实验仪器及程序第30页
        3.2.4 结果第30-31页
        3.2.5 讨论第31-33页
4 综合讨论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杜维明美学思想探微
下一篇:试论斐洛的宗教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