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腈水合酶的研究进展 | 第7-13页 |
1.1.1 腈水合酶概述 | 第7-8页 |
1.1.2 腈水合酶的结构 | 第8-9页 |
1.1.3 腈水合酶的催化机理 | 第9-10页 |
1.1.4 腈水合酶的工业应用及前景 | 第10-11页 |
1.1.5 腈水合酶的底物 | 第11-13页 |
1.2 生物学软件在酶学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1 蛋白质同源建模 | 第13页 |
1.2.2 酶和底物对接 | 第13-14页 |
1.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酶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5 本课题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9页 |
2.1.1 实验菌株与载体 | 第16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16-17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1.4 培养基和平板 | 第17页 |
2.1.5 相关溶液配制 | 第17-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2.2.1 腈水合酶的表达 | 第19-20页 |
2.2.2 腈水合酶的纯化 | 第20-21页 |
2.2.3 SDS-PAGE 分析 | 第21页 |
2.2.4 蛋白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2.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 第21页 |
2.2.6 催化产物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1-22页 |
2.2.7 NHase 酶活定义 | 第22页 |
2.2.8 NHase 催化己二腈最适条件 | 第22-23页 |
2.2.9 突变体的构建 | 第23-26页 |
2.2.10 同源建模和底物对接方法 | 第26页 |
2.2.11 UPLC/Q-TOF MS 分析腈水合酶催化产物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7-41页 |
3.1 NHase 催化己二腈酶学性质的表征 | 第27-30页 |
3.1.1 PpNHase 的纯化 | 第27页 |
3.1.2 野生型 NHase 催化己二腈区域选择性 | 第27-28页 |
3.1.3 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 PpNHase 催化己二腈的产物 | 第28-29页 |
3.1.4 pH 对 PpNHase 与己二腈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5 温度对 PpNHase 催化己二腈的影响 | 第30页 |
3.2 催化区域选择性相关关键氨基酸残基的鉴定及对催化的影响 | 第30-37页 |
3.2.1 突变菌株的构建 | 第30-32页 |
3.2.2 突变体对 NHase 区域选择性催化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3 野生型及突变体 NHase 催化的区域选择性差异分析 | 第34-37页 |
3.3 NHase 催化三腈底物初探 | 第37-41页 |
3.3.1 NHase 催化 1,3,6-己烷三腈 | 第37-38页 |
3.3.2 UPLC/Q-TOF MS 鉴定 NHase 催化 1,3,6-己烷三腈的产物 | 第38-41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附录 A:恶臭假单胞菌 NRRL-18668 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5-MGAM-4D 的腈水合酶基因序列比对 | 第46-48页 |
附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