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豆腐柴叶中果胶提取、理化性质表征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研究背景第12-21页
    1.1 豆腐柴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1.1 豆腐柴概述第12页
        1.1.2 豆腐柴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果胶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1.2.1 果胶的概述第13-14页
        1.2.2 果胶的基本性质第14-15页
        1.2.3 果胶的提取方法第15-16页
        1.2.4 果胶的脱色第16页
        1.2.5 果胶沉淀的方法第16-17页
        1.2.6 果胶干燥方法第17-18页
        1.2.7 果胶应用概述第18-19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9-21页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豆腐柴叶中果胶提取条件的优化及脱色研究第21-39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22页
        2.1.1 实验仪器第21页
        2.1.2 实验试剂第21页
        2.1.3 原料第21-22页
    2.2 方法第22-25页
        2.2.0 果胶的提取方法第22页
        2.2.1 不同的酸对豆腐柴叶中果胶的提取第22页
        2.2.2 单因素条件优化第22页
        2.2.3 优化提取设计第22-23页
        2.2.4 试验最优条件的验证第23-24页
        2.2.5 脱色实验第24页
        2.2.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24-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8页
        2.3.1 不同的酸提取豆腐柴叶中果胶结果第25-26页
        2.3.2 酸提取豆腐柴叶中果胶单因素实验分析第26-29页
        2.3.3 微波灭酶酸提取法提取豆腐柴叶中果胶的单因素实验分析第29-35页
        2.3.4 脱色实验结果第35-38页
    2.4 小结第38-39页
3 豆腐柴叶中果胶的理化性质表征分析第39-49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9-40页
        3.1.1 实验仪器第39页
        3.1.2 试剂第39-40页
    3.2 方法第40-43页
        3.2.1 果胶成分的鉴定第40页
        3.2.2 果胶酯化度的测定第40-41页
        3.2.3 果胶中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1页
        3.2.4 果胶分子量的测定第41-42页
        3.2.5 果胶的单糖组成测定第42-43页
        3.2.6 紫外光谱分析第43页
        3.2.7 红外色谱分析第43页
        3.2.8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3.3.1 成分鉴定结果第43-44页
        3.3.2 果胶的酯化度的测定结果第44页
        3.3.3 果胶中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第44页
        3.3.4 果胶分子量测定结果第44-45页
        3.3.5 果胶的单糖组成测定结果第45-46页
        3.3.6 果胶样品结构表征第46-48页
    3.4 小结第48-49页
4 豆腐柴叶中果胶生物活性及功能特性的研究第49-60页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9-50页
        4.1.1 实验仪器第49页
        4.1.2 试剂第49-50页
    4.2 方法第50-55页
        4.2.1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测定第50-51页
        4.2.2 还原力测定第51页
        4.2.3 果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活性的测定第51-52页
        4.2.4 果胶对藤黄微球菌抑菌活性的测定第52-53页
        4.2.5 不同pH下果胶对Nisin的保护效应第53页
        4.2.6 功能特性的测定第53-55页
        4.2.7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58页
        4.3.1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第55-56页
        4.3.2 还原力第56页
        4.3.3 果胶抑菌活性第56-57页
        4.3.4 不同pH下果胶对Nisin活性保护作用第57-58页
        4.3.5 功能特性测定结果第58页
    4.4 小结第58-6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结论第60页
    5.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糖氧化酶在电场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不同培养体系下诱导iPSCs定向分化为运动神经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