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6页 |
一、选题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四、本论文的框架与方法论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党整合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沿革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发展 | 第16-19页 |
一、建国前(20 世纪初~1948 年) | 第16-17页 |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5 年) | 第17-18页 |
三、“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7 年)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型整合时期 | 第19-24页 |
一、鼓励阶段(1978~1988 年) | 第19-20页 |
二、调整整顿中的发展时期(1989~1999 年) | 第20-21页 |
三、社会管理体制的再设计(2000 至今)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党建:组织整合的经验与展开 | 第24-32页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党建的背景 | 第24-26页 |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党建的主要经验 | 第26-29页 |
一、组织覆盖与“全覆盖” | 第26-27页 |
二、区域党建 | 第27-29页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党建的绩效分析 | 第29-32页 |
一、非政府组织党建的成就 | 第29页 |
二、非政府组织党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党的社会整合:目标定位与模式 | 第32-46页 |
第一节 社会整合的多元目标 | 第32-36页 |
一、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 | 第32-34页 |
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第34-35页 |
三、建设和谐社会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党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社会整合的内容 | 第36-41页 |
一、规范整合 | 第36-37页 |
二、利益整合 | 第37-39页 |
三、价值整合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执政的社会整合模式 | 第41-46页 |
一、正式的政治性整合模式 | 第41-43页 |
二、公共政策的整合模式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党整合非政府组织的策略和方法 | 第46-57页 |
第一节 党整合非政府组织的执政思维 | 第46-49页 |
一、组织吸纳 | 第46-47页 |
二、组织沟通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党对非政府组织的嵌入性整合 | 第49-51页 |
一、结构嵌入 | 第49-50页 |
二、认识嵌入 | 第50页 |
三、文化嵌入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党的组织整合的创新 | 第51-53页 |
一、回归社区 | 第51-52页 |
二、领导非政府组织的方式创新 | 第52-53页 |
第四节 党整合非政府组织的体制创新 | 第53-57页 |
一、管理体制创新 | 第53-54页 |
二、激励机制创新 | 第54-55页 |
三、政策工具创新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