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泗港长江大桥北锚锭基坑围护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基坑监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坑开挖引起土层的变形理论 | 第17-24页 |
2.1 深基坑围护结构的主要形式 | 第17-18页 |
2.2 基坑开挖引起变形的机理 | 第18-22页 |
2.2.1 基坑底部土体隆起 | 第18-20页 |
2.2.2 围护结构的变形 | 第20-21页 |
2.2.3 周围土体的沉降变形 | 第21-22页 |
2.3 基坑变形的时空效应 | 第22-23页 |
2.4 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深基坑围护结构现场监测 | 第24-4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4-26页 |
3.1.1 工程简介 | 第24-25页 |
3.1.2 气象条件 | 第25-26页 |
3.1.3 工程围护结构 | 第26页 |
3.2 监测目的 | 第26页 |
3.3 监测项目 | 第26-27页 |
3.4 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 | 第27-30页 |
3.4.1 地连墙深层侧向变形监测 | 第27页 |
3.4.2 地连墙应力监测 | 第27-28页 |
3.4.3 内衬应力监测 | 第28-29页 |
3.4.4 坑外地表沉降监测 | 第29-30页 |
3.4.5 长江水位、地下水位监测 | 第30页 |
3.5 监测频率及报警指标 | 第30-31页 |
3.6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31-42页 |
3.6.1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 第31-34页 |
3.6.2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 第34-37页 |
3.6.3 地下连续墙钢筋应力监测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6.4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数据分析 | 第39-42页 |
3.6.5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 | 第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基于MIDAS-GTSNX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64页 |
4.1 MIDASGTSNX简介 | 第44-45页 |
4.2 土的本构模型及计算参数选取 | 第45-48页 |
4.2.1 土的本构模型 | 第45-47页 |
4.2.2 计算参数 | 第47-48页 |
4.3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8-51页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步骤 | 第48-49页 |
4.3.2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9-50页 |
4.3.3 计算工况 | 第50-51页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1-58页 |
4.4.1 围护结构应力与变形 | 第51-55页 |
4.4.2 周围土体沉降分析 | 第55-56页 |
4.4.3 基坑底部隆起 | 第56-58页 |
4.5 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 | 第58-62页 |
4.5.1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第58-61页 |
4.5.2 测点沉降实际值与计算值的对比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