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多负载多性能目标的自主优化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本文使用的术语说明 | 第11-12页 |
本文使用的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介绍 | 第14-18页 |
1.2.1 多负载单一性能目标的优化 | 第14-15页 |
1.2.2 单一负载多性能目标的优化 | 第15-17页 |
1.2.3 多负载多性能目标的优化 | 第17-18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性能优化技术 | 第21-29页 |
2.1 数据库系统的自身优化 | 第21-24页 |
2.1.1 数据库设计优化 | 第21-22页 |
2.1.2 物理存储优化 | 第22页 |
2.1.3 参数配置优化 | 第22-23页 |
2.1.4 查询语句优化 | 第23-24页 |
2.2 负载控制优化 | 第24-26页 |
2.2.1 资源分配 | 第24-25页 |
2.2.2 执行控制 | 第25页 |
2.2.3 负载过滤 | 第25-26页 |
2.3 多目标优化技术 | 第26-28页 |
2.3.1 多目标优化的问题定义 | 第26-27页 |
2.3.2 多目标的优化方法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负载自主管理技术 | 第29-37页 |
3.1 多负载管理方法 | 第29-31页 |
3.1.1 负载优先级管理 | 第29-30页 |
3.1.2 负载重要性管理 | 第30-31页 |
3.2 负载自适应 | 第31-32页 |
3.3 负载自主管理框架 | 第32-34页 |
3.3.1 负载探测过程 | 第33页 |
3.3.2 负载控制过程 | 第33-34页 |
3.4 查询调度器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多负载多性能目标的优化 | 第37-45页 |
4.1 框架结构 | 第37页 |
4.2 效用函数 | 第37-40页 |
4.2.1 效用函数的特性 | 第37-39页 |
4.2.2 效用函数选择的准则 | 第39-40页 |
4.3 自主优化过程 | 第40-43页 |
4.3.1 负载分类 | 第40-41页 |
4.3.2 性能模型 | 第41页 |
4.3.3 负载探测 | 第41页 |
4.3.4 负载控制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实验 | 第45-57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45页 |
5.2 实验详细设计 | 第45-49页 |
5.2.1 负载 | 第45-46页 |
5.2.2 客户端的设计 | 第46-47页 |
5.2.3 服务器的设计 | 第47-49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5.3.1 无负载控制 | 第49-51页 |
5.3.2 查询调度器控制 | 第51-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今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