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研究 | 第9-12页 |
1.2.1 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9-10页 |
1.2.2 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适应性问题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并网逆变器原理与建模 | 第14-24页 |
2.1 并网逆变器拓扑选择 | 第14-19页 |
2.1.1 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 | 第14-18页 |
2.1.2 并网滤波器的拓扑结构 | 第18-19页 |
2.2 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与建模 | 第19-22页 |
2.2.1 单相并网逆变器模型 | 第19-20页 |
2.2.2 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 | 第20-22页 |
2.3 总结 | 第22-24页 |
3 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分析 | 第24-32页 |
3.1 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比较 | 第24-26页 |
3.2 阻抗比判据与传统判据的一致性分析 | 第26-30页 |
3.2.1 传统输入输出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分析 | 第26-28页 |
3.2.2 基于阻抗比判据的稳定性分析 | 第28-30页 |
3.2.3 一致性分析 | 第30页 |
3.3 总结 | 第30-32页 |
4 基于衰减因子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增强控制 | 第32-46页 |
4.1 电网电压前馈控制原理与优势 | 第32-35页 |
4.1.1 电网电压前馈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4.1.2 电网电压前馈对装置启动性能的改善 | 第33-34页 |
4.1.3 电网电压前馈对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影响的抑制 | 第34-35页 |
4.2 含电网电压前馈的并网逆变器诺顿等效模型建立 | 第35-37页 |
4.3 电网电压完全前馈时并网逆变器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37-38页 |
4.4 基于衰减因子的增强控制策略 | 第38-41页 |
4.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41-44页 |
4.5.1 仿真分析 | 第42-43页 |
4.5.2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4.6 总结 | 第44-46页 |
5 基于虚拟电网电阻的并网逆变器增强控制策略 | 第46-52页 |
5.1 电网等值阻抗对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5.1.1 电网等值电感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5.1.2 电网等值电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47页 |
5.2 虚拟电网等值电阻的控制策略原理 | 第47-50页 |
5.3 仿真分析 | 第50-51页 |
5.4 小结 | 第51-5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创新性工作 | 第52-53页 |
6.3 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