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

中国共产党公信力提升途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目的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1 研究框架第12-13页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执政党公信力概述第14-21页
    2.1 政党和执政党第14页
    2.2 公信力的涵义第14-16页
    2.3 执政党公信力的涵义及构成要素第16-18页
        2.3.1 执政党公信力的涵义第16页
        2.3.2 执政党公信力构成要素第16-18页
    2.4 执政党公信力的功能第18-21页
        2.4.1 提升执政党公信力有助于增强政党的执政合法化第18-19页
        2.4.2 提升执政党公信力有助于建立社会荣誉体系第19页
        2.4.3 提升执政党公信力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第19页
        2.4.4 提升执政党公信力有助于执政党顺利施政提高执政绩效第19-21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公信力思想观点第21-26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公信力思想第21-23页
        3.1.1 夺取政权必须依靠政党公信力第21-22页
        3.1.2 代表群众的利益是政党公信力的根源第22页
        3.1.3 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是政党公信力的内在要求第22-23页
    3.2 列宁关于执政党公信力的思想第23-24页
        3.2.1 执政党地位巩固要通过政治信任才能建立第23-24页
        3.2.2 无产阶级政党要倡导敢做敢当的诚实品格第24页
        3.2.3 要重视和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第24页
    3.3 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公信力的思想第24-26页
        3.3.1 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提升执政党公信力第24-25页
        3.3.2 通过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升执政党公信力第25页
        3.3.3 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政党公信力第25-26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成果与问题第26-31页
    4.1 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成果第26-28页
        4.1.1 依靠为民服务的宗旨获得公信力第26-27页
        4.1.2 依靠与时俱进的理论铸造公信力第27页
        4.1.3 依靠惠及民众的绩效提升公信力第27-28页
    4.2 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面临挑战第28-31页
        4.2.1 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后影响了党的公信力第29页
        4.2.2 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引发的信任危机影响了党的公信力第29-30页
        4.2.3 腐败现象的存在削弱了党的公信力第30-31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影响因素分析第31-36页
    5.1 影响公信力的客观因素分析第31-33页
        5.1.1 经济转型期对党公信力的影响第31-32页
        5.1.2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党公信力的影响第32-33页
        5.1.3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对党公信力的影响第33页
    5.2 影响公信力的主观因素分析第33-36页
        5.2.1 少数党员干部作风褪化第34页
        5.2.2 干部任用上的不正之风第34-35页
        5.2.3 个别党员干部素质问题第35-36页
第六章 提升中国共产党公信力的现实途径第36-49页
    6.1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第36-38页
        6.1.1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第36-37页
        6.1.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第37页
        6.1.3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第37-38页
    6.2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第38-39页
        6.2.1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第38页
        6.2.2 加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第38-39页
        6.2.3 积极推进党的基层民主建设第39页
    6.3 加强党的执政作风建设第39-42页
        6.3.1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第39-40页
        6.3.2 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第40-41页
        6.3.3 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第41-42页
    6.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42-45页
        6.4.1 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第42-43页
        6.4.2 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第43-44页
        6.4.3 优化党的执政环境第44页
        6.4.4 培养优秀的执政队伍第44-45页
    6.5 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第45-46页
        6.5.1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第45-46页
        6.5.2 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第46页
    6.6 加强党的舆论建设第46-49页
        6.6.1 加强网上思想阵地建设,凝聚民众的价值认同第47页
        6.6.2 加强网络制度建设,规范民众网络行为第47-48页
        6.6.3 增强主流舆论力量,积极疏导网络舆论第48-49页
第七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的议会发展:制度主义的分析
下一篇:大专新生情绪弹性对认知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