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γ实验地面阵列升级—闪烁体单元探测器及样机的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宇宙线概述 | 第8-11页 |
1.1.1 宇宙线的能谱 | 第8-9页 |
1.1.2 宇宙线的观测 | 第9-11页 |
1.2 广延大气簇射 | 第11-12页 |
1.2.1 电磁级联簇射 | 第11页 |
1.2.2 强子级联簇射 | 第11-12页 |
1.3 羊八井中日ASγ宇宙线实验 | 第12-16页 |
1.3.1 羊八井的地理位置和物理优势 | 第12-13页 |
1.3.2 羊八井ASγ实验概况 | 第13-16页 |
2 软件介绍 | 第16-24页 |
2.1 Geant4简介 | 第16-17页 |
2.1.1 Geant4的发展史 | 第16页 |
2.1.2 Geant4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Geant4软件结构 | 第17-19页 |
2.2.1 逻辑单元 | 第17页 |
2.2.2 功能模块 | 第17-19页 |
2.3 Geant4模拟的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2.3.1 与探测器几何构造相关的概念 | 第19-20页 |
2.3.2 与模拟过程相关的概念 | 第20-21页 |
2.4 Geant4的光学模型 | 第21-24页 |
3 模拟参数调试 | 第24-31页 |
3.1 Tyvek反射膜表面的光学参数 | 第24页 |
3.2 Tyvek反射膜的反射率 | 第24-26页 |
3.3 塑料闪烁体 | 第26-27页 |
3.4 光电倍增管 | 第27-30页 |
3.5 小结 | 第30-31页 |
4 怀柔闪烁体单元探测器的模拟优化 | 第31-43页 |
4.1 EJ-200光面闪烁体的模拟 | 第31-36页 |
4.1.1 ADC幅度的模拟 | 第32-34页 |
4.1.2 TDC时间信息模拟与实验的比较 | 第34-36页 |
4.2 EJ-200毛面闪烁体的模拟 | 第36-38页 |
4.3 单元探测器闪烁体位置均匀性的研究 | 第38-39页 |
4.4 光导箱高度的优化 | 第39-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5 羊八井ASγ表面扩展阵列闪烁体样机的模拟 | 第43-49页 |
5.1 光子数的模拟 | 第43页 |
5.2 不同光导箱高度下闪烁体的位置均匀性研究 | 第43-45页 |
5.3 模拟程序优化 | 第45-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