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9页 |
1.2.1 工程软科学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2.2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 第15-18页 |
1.2.3 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18-1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1 国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 第19-21页 |
1.3.2 国内发展及现状 | 第21-2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1 绪论 | 第23页 |
1.4.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 第23-24页 |
1.4.3 我国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1.4.4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24页 |
1.4.5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综合评价体系的完善 | 第2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5.1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1.5.2 归纳总结与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25页 |
1.5.3 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 | 第25页 |
1.5.4 应用了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 | 第25-26页 |
第2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 第26-38页 |
2.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 第26页 |
2.2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作用 | 第26-28页 |
2.3 可行性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 第28-29页 |
2.3.1 从国家、人民利益出发宏观经济性原则 | 第28页 |
2.3.2 评价性原则 | 第28页 |
2.3.3 技术性原则 | 第28-29页 |
2.4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阶段与相关部门 | 第29-32页 |
2.4.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 第29-30页 |
2.4.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阶段 | 第30-32页 |
2.4.3 可行性研究的承担部门和审批部门 | 第32页 |
2.5 可行性研究的一般程序 | 第32-35页 |
2.5.1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程序 | 第32页 |
2.5.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程序 | 第32-35页 |
2.6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第35-37页 |
2.7 总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我国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8-49页 |
3.1 由商品建筑的空置问题来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 | 第38-43页 |
3.1.1 商品建筑与资产建筑的概念 | 第39-40页 |
3.1.2 商品建筑空置及其可行性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第40-41页 |
3.1.3 商品建筑空置的危害分析 | 第41-42页 |
3.1.4 商品建筑空置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3.2 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3-48页 |
3.2.1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3.2.2 可行性研究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3.2.3 可行性研究的投资方和承担部门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3.2.4 行政干预缺乏有效的方法 | 第47页 |
3.2.5 咨询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3.3 总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49-62页 |
4.1 可行性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9-52页 |
4.1.1 重视程度不够 | 第49-50页 |
4.1.2 体制不健全 | 第50-51页 |
4.1.3 建设单位原因 | 第51页 |
4.1.4 编制单位原因 | 第51-52页 |
4.2 可行性研究体系完善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第52-53页 |
4.2.1 从说服别人到说服自己 | 第52页 |
4.2.2 政府的宏观和间接管理 | 第52-53页 |
4.2.3 以人为本的改善方式 | 第53页 |
4.2.4 有效的法律责任机制 | 第53页 |
4.3 具体措施 | 第53-61页 |
4.3.1 可行性研究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53-55页 |
4.3.2 可行性研究应包含的内容 | 第55-57页 |
4.3.3 可行性研究的参与各方 | 第57-59页 |
4.3.4 人员素质与知识体系 | 第59-60页 |
4.3.5 建立健全法律责任机制 | 第60-61页 |
4.4 总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综合评价体系的完善 | 第62-84页 |
5.1 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特点及所遵循的原则 | 第62-64页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第62页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62-63页 |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63-64页 |
5.2 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意义与目的 | 第64-66页 |
5.3 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的实施主体 | 第66页 |
5.4 可行性研究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66-79页 |
5.4.1 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66-67页 |
5.4.2 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67-77页 |
5.4.3 指标评价体系 | 第77-79页 |
5.5 综合评价的流程 | 第79-80页 |
5.5.1 方法的选取 | 第79-80页 |
5.5.2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工作步骤 | 第80页 |
5.6 综合评价过程 | 第80-83页 |
5.6.1 评价指标集的建立 | 第80-81页 |
5.6.2 确定评语集 | 第81页 |
5.6.3 确定各层次因素的权重 | 第81页 |
5.6.4 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 | 第81-82页 |
5.6.5 评价矩阵的确定 | 第82页 |
5.6.6 模糊矩阵计算 | 第82页 |
5.6.7 评语等级确定及评价结果及应用 | 第82-83页 |
5.7 总结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