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中期票据发行利差研究--基于影响因素和违约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1.4.1 本文的创新点第15页
        1.4.2 本文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1页
    2.1 国外研究成果第16-18页
        2.1.1 发行利差研究第16-17页
        2.1.2 违约风险研究第17-18页
    2.2 国内研究成果第18-20页
        2.2.1 发行利差研究第18-19页
        2.2.2 违约风险研究第19-20页
    2.3 文献评述第20-21页
第三章 中期票据发行现状第21-28页
    3.1 发行规模与政策背景第21-24页
    3.2 发行期限分布情况第24-25页
    3.3 信用评级分布情况第25-26页
    3.4 发行主体分布情况第26-28页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28-32页
    4.1 发行利差影响因素第28-30页
        4.1.1 债项相关因素第28-29页
        4.1.2 宏观经济因素第29页
        4.1.3 微观经济因素第29-30页
    4.2 发行利差违约预测性影响因素第30-31页
        4.2.1 发行人股权性质第30页
        4.2.2 发行人经营业绩第30-31页
    4.3 研究假设第31-32页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第32-38页
    5.1 变量说明第32-35页
    5.2 模型构建第35-36页
    5.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第36-38页
第六章 实证分析第38-48页
    6.1 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6.2 发行利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39-42页
        6.2.1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第39页
        6.2.2 股权性质对发行利差影响分析第39-40页
        6.2.3 债项评级对发行利差影响分析第40-42页
    6.3 发行利差对违约影响实证分析第42-48页
        6.3.1 发行利差对预期违约风险的影响第42-43页
        6.3.2 发行利差对实际违约率的影响第43页
        6.3.3 股权性质与发行利差对违约的影响第43-46页
        6.3.4 经营业绩与发行利差对违约的影响第46-48页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第48-51页
    7.1 研究结论第48-49页
    7.2 政策建议第49-50页
    7.3 研究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省际年度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
下一篇:齐鲁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