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1.2.1 财务危机成因综述 | 第15-17页 |
1.2.2 财务危机预警综述 | 第17-2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23-2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6-28页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26页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6-28页 |
2 财务危机预警相关理论分析 | 第28-42页 |
2.1 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 | 第28-30页 |
2.1.1 财务危机 | 第28-30页 |
2.1.2 财务危机预警 | 第30页 |
2.2 财务危机预警理论基础 | 第30-33页 |
2.2.1 非均衡理论 | 第31页 |
2.2.2 契约理论 | 第31页 |
2.2.3 财务模型理论 | 第31-32页 |
2.2.4 管理学和企业战略学理论 | 第32页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2-33页 |
2.3 财务危机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 | 第33-39页 |
2.3.1 公司治理 | 第33-34页 |
2.3.2 公司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2.3.3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财务危机的理论分析 | 第35-39页 |
2.4 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 第39-42页 |
2.4.1 定性分析法 | 第39-40页 |
2.4.2 定量分析法 | 第40-42页 |
3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处理 | 第42-59页 |
3.1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思路和方法 | 第42页 |
3.1.1 预警模型构建思路 | 第42页 |
3.1.2 因子分析法 | 第42页 |
3.1.3 二项Logistic回归 | 第42页 |
3.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42-43页 |
3.3 预警指标的选择 | 第43-45页 |
3.4 预警指标的预处理 | 第45-59页 |
3.4.1 分布正态性检验 | 第45页 |
3.4.2 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 第45-46页 |
3.4.3 指标描述性分析 | 第46-48页 |
3.4.4 因子分析 | 第48-56页 |
3.4.5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56-59页 |
4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59-67页 |
4.1 财务指标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59-62页 |
4.1.1 T-1年财务指标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59-60页 |
4.1.2 T-2年财务指标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60-62页 |
4.2 引入公司治理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62-65页 |
4.2.1 T-1年引入公司治理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62-64页 |
4.2.2 T-2年引入公司治理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64-65页 |
4.3 模型预警效果比较 | 第65-67页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7-7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5.2 制造业上市公司防范财务危机的相关建议 | 第67-70页 |
5.2.1 树立财务危机防范意识 | 第67页 |
5.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67-68页 |
5.2.3 完善财务信息监控制度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