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玉米的利用价值 | 第10-12页 |
1.2.1 不同玉米类型的特点及利用价值 | 第10-12页 |
1.3 玉米青贮饲料的价值 | 第12-13页 |
1.4 玉米青贮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4.1 青贮原理 | 第13页 |
1.4.2 青贮发酵过程 | 第13-14页 |
1.4.3 不同类型及品种玉米青贮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4 不同收获期玉米青贮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品种及收获期对玉米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17-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2.1.1 区域概况 | 第17页 |
2.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第17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8页 |
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30页 |
2.2.1 3个类型玉米品种不同收获期全株植物产量的分析 | 第18-19页 |
2.2.2 3个类型玉米品种不同刈割期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及相对饲用价值分析 | 第19-27页 |
2.2.3 品种及收获期对玉米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及相对饲用价值影响的主效应.. | 第27-30页 |
2.3 讨论 | 第30-31页 |
2.3.1 不同收获期对玉米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第30页 |
2.3.2 不同收获期对玉米青贮前后营养及饲用价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品种及收获期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32-4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1.1 区域概况 | 第32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3.2.1 青贮感官鉴定 | 第34-35页 |
3.2.2 pH值 | 第35页 |
3.2.3 可溶性糖含量 | 第35-36页 |
3.2.4 氨态氮含量 | 第36-37页 |
3.2.5 乳酸含量 | 第37-38页 |
3.2.6 乙酸含量 | 第38页 |
3.2.7 交互作用 | 第38-40页 |
3.2.8 品种及收获期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影响的主效应 | 第40-41页 |
3.3 讨论 | 第41-43页 |
3.3.1 品种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41页 |
3.3.2 收获期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4.1 结论 | 第43页 |
4.2 创新点 | 第43页 |
4.3 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