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投资基金的基础理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投资基金的定义 | 第10-11页 |
一、目的导向主义 | 第10页 |
二、形式导向主义 | 第10-11页 |
三、功能导向主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投资基金的法律特征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研究 | 第12-15页 |
一、信托型基金组织形态 | 第12-13页 |
二、公司型基金组织形态 | 第13页 |
三、有限合伙型基金组织形态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理论探讨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15-17页 |
一、投资基金治理的本质 | 第15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的法学基础:收益请求权-管理控制权理论 | 第15-16页 |
三、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的经济学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国际基金治理结构模式研究 | 第17-21页 |
一、公司型基金的治理结构 | 第17-19页 |
二、信托型基金的治理结构 | 第19-20页 |
三、启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国基金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第一节 现实问题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内部治理问题 | 第22-24页 |
一、基金持有人利益代表缺位 | 第22页 |
二、基金管理人权利过大 | 第22-23页 |
三、基金托管人缺乏独立性 | 第23-24页 |
四、内部激励不合理 | 第24页 |
第三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外部治理问题 | 第24-27页 |
一、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 第25页 |
二、外部竞争市场未能有效建立 | 第25-26页 |
三、基金业自律组织的缺位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强化基金持有人利益保障制度 | 第27-28页 |
一、引入大持有人 | 第27页 |
二、引入表决代理 | 第27页 |
三、建立基金持有人代表制度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改进基金管理人激励约束机制 | 第28-29页 |
一、引入基本费用加相对业绩奖励的计提方式 | 第28页 |
二、建立"薪酬池"制度 | 第28-29页 |
三、推行"浮动费率制" | 第29页 |
第三节 完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监督权 | 第29-30页 |
一、强化托管人的独立性 | 第29页 |
二、强化托管人权利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其他外部治理安排 | 第30-33页 |
一、健全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 第30-31页 |
二、丰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引入外部市场竞争机制 | 第31-32页 |
三、强化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