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成本的构成 | 第12-19页 |
一、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成本 | 第12-14页 |
(一) 信息搜寻费 | 第13页 |
(二) 个人营销费用 | 第13页 |
(三) 就业培训及参加招聘费用 | 第13-14页 |
二、高校的就业服务成本 | 第14-15页 |
三、企业的招聘成本 | 第15-16页 |
(一) 招募成本 | 第15页 |
(二) 选拔成本 | 第15-16页 |
(三) 录用成本 | 第16页 |
(四) 安置成本 | 第16页 |
(五) 离职成本 | 第16页 |
(六) 重置成本 | 第16页 |
四、政府的政策成本 | 第16-19页 |
(一) 决策成本 | 第17页 |
(二) 规范成本 | 第17页 |
(三) 规模成本 | 第17页 |
(四) 风险成本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成本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 第19-31页 |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成本形成的原因 | 第19-27页 |
(一) 毕业生数量超过就业市场实际需求,导致就业成本增加 | 第19-20页 |
(二) 大学生盲目的求职心态导致就业成本增加 | 第20-21页 |
(三) 大学生与招聘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就业成本增加 | 第21-24页 |
(四)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成本增加 | 第24-26页 |
(五) 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的外部性影响 | 第26-27页 |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成本的危害 | 第27-31页 |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成本给大学生心理及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 第27-28页 |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成本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不和谐的音符 | 第28-29页 |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成本造成了社会资本的巨大浪费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降低成本的应对策略 | 第31-39页 |
一、减少求职和招聘的盲目性,增加有效性,提高成本意识 | 第31-33页 |
(一) 毕业生应当加强自我应对意识 | 第31-32页 |
(二) 学校就业机构应当提供完善的心里辅导 | 第32-33页 |
(三) 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 第33页 |
二、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 第33-36页 |
(一) 毕业生应当提高自身信息搜索能力,传递真实信息 | 第33-35页 |
(二) 加大在线笔试、网络视频面试,降低就业成本 | 第35-36页 |
三、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 第36-37页 |
(一) 校园招聘是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要渠道 | 第36-37页 |
(二) 建立高校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 | 第37页 |
四、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 | 第37-3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